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成果交流 

把着力点放在“五大保障体系”上

 

把着力点放在“五大保障体系”上

——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杨舍镇)加快城乡

一体化建设步伐的调查

 

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以现代化的要求建设城市,以城市化的理念建设新农村,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努力走一条具有张家港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的道路,这是我市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开发区(杨舍镇)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坚持把着力点放在“五大保障体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基本做法

9月下旬,2011年市中青班开发区(杨舍镇)调研组一行6人,根据规定要求,先后来到开发区(杨舍镇)机关部门、街道办事处作调查研究,其中深入城西村、晨新村、七里庙村、农联村、李巷村等行政村(社区);澳洋集团、龙杰化纤、东渡集团、梁丰集团等企业;10户农民家庭走访,并与有关学校、基层干部和居民进行了座谈,所见所闻,启发大、教育深。深刻感觉到开发区(杨舍镇)至所以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节奏快、动作大、成效好,他们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五大保障体系”上。

一、注重做强经济保障体系

开发区(杨舍镇)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人,户籍人口28万人,下辖5个城郊办事处和4个城区街道,管理52个社区居委会和49个行政村。区镇领导认为,富民强镇,应立足于“富”农民。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经济地位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开发区(杨舍镇)始终在高平台上做好富民、惠民、育民、安民的文章。

1.积极探索村级经济发展路径,区镇出政策、给保障。出台了张经管发〔201111号文件,认真研究制订财政奖补、村级税收超分成等优惠政策,如在土地招拍挂中积极争取为拆迁村预留一定的经营性土地用于商业开发,保障村集体经济永久性受益。

2.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坚持实施品牌经营、市场营销和资本运营三大战略,加快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产量农业、效益农业转移,带动种植、养殖业快速发展。2010年,区镇新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4000亩,累计达到40000亩,占耕地总面积(51000亩)的78%。今年上半年共完成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775亩,其中设施面积1330亩,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考核任务。

3.坚持“四个转变”,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即由产业投资向物业投资转变,由资金增量向资产增量转变,由分散投资向联合投资转变,由村内投资向村外投资转变。如田垛里、农联、小城市、城西、七里庙等村都取得了拆迁建区与壮大经济的同步发展。

4.关注“三个群体”,保障农民收入。1)保障产业职工,提高农民就业率;(2)保障贫困家庭,实现100%就业;(3)保障“4050人员,实现家庭无就业的“动态清零”。与此同时,加大实施“三大合作”力度,2010年,区镇已完成51家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其中新增社区股份合作社3家,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1家。截止今年6月底,区镇已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7家,其中:土地股份合作社11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6家。

2010年,区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28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50.0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26亿元,工业销售59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5%16.63%27.87%8.14%。区镇村级可用财力达2.7亿元,其中15个村超500万元,6个村超千万。2011年,区镇49个行政村均可实现财力超500万元。

二、注重做优社会保障体系

近年来,开发区(杨舍镇)切实加强对社会保障的领导,区镇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注入了动力。主要做法有三点:

1.创新创优,注重方法。坚持采取“政府推动、群众发动、争取主动”的工作方法,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2.完善机制,注重实效。重点完善建立镇、办事处(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自2010年以来,区镇各村干部划片包管、明确目标任务及责任,对所有农保和未参加城镇社保人员一个不漏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推动城镇社保扩面工作按序实施。

3.明确责任,属地为主。区镇专门召开三级干部动员大会、农村社保扩面现场推介会、每月情况通报会等,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属地为主促社保。

区镇自2006年以来,加快农保转城保步伐,2010年新增城保8799人,至2011年已实现农保转城保149435人。与此同时,切实做好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等工作,区镇所有低保户、低保边缘户都做到应保尽保。

三、注重做新社区服务保障体系

加快城乡一体规划实施,按序推进拆迁安置,突出社区服务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稳步发展的重中之重,开发区(杨舍镇)坚持做到“四个强化”:

1.强化“阳光拆迁”。区镇围绕“三新四城五基地”发展战略规划方案,坚持人性化的“阳光拆迁”,认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今年上半年共启动民宅拆迁项目34只,涉拆民宅4845户(其中市级拆迁项目7只涉拆民宅2685户、镇级项目27只涉拆民宅1450户、结转项目710户),目前,已完成民宅丈量评估4675户,签订2691户,签订协议数已达年初确定的确保完成任务4000户的67%,达力争5787户的46.5%;其中农业用地区拆迁农宅450户,占确保完成任务600户的75%,占力争数834户的54%。目前已完成农联地块、振丰新村、东莱工业区二期、锡张高速绿化带等12个地块共8171383套安置房的流动分房工作。

2.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今年在完成塘市镇北路、乘航乘航西路街景改造工程的基础上,按计划启动实施了晨阳集镇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7月底前全面完成。同时,投资1000万元对乘航、东莱、晨阳、塘市农贸市场按规范化农贸市场标准进行改造,7月份全部竣工投入运营。同时不断改善集镇区周边环境,启动南苑路、英才路绿化工程建设,上半年新增绿地面积1440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7.8%。完成了新丰东路、国泰北路(北二环-晨丰公路)段等4条新建道路工程,累计道路总面积6M2;启动建设晨丰公路西延、福新路、南园路、英才路、勤星路及新乘路改造项目、国泰北路、福前路、新乘路、新闸中路共计道路面积14M2;新沙河桥、大寨河桥、旺西桥工程均已竣工投运。今年完成2010年结转的悦华苑三期、彩虹苑三期、联欣东苑一期、旺西一期、协鑫苑一期等12个安置小区72.314510套(其中2011年竣工41.952594套);2011年开工建设陈东庄、棋杆花苑等13个安置小区112.16871套。加快实施北海商业街二期、工业邻里中心、彩虹公寓、汤联公寓、北海蓝领公寓、塘市幼儿园、塘市学校、开发区法庭等工程建设。

3.强化居住环境配套建设。近年来,对已经建成的18个动迁社区,36000余户、10万余入住农(居)民,都按照“八个一”文化工程要求提升了文化品位,按照农民传统习惯配套了便民餐厅、社区服务中心、综治、环卫保洁、绿化管护等队伍建设;使农民尽享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一体化的幸福生活,有60%以上的动迁社区成为港城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亮丽风景线。

4.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从本地区民俗文化实际出发,根据民情、民意,分别围绕“善”、“孝”、“礼”、“廉”、“信”等传统美德,以市民学校、党员教育馆、农博馆、电化教育馆等加强市民教育,开展“新市民、新风尚”等评比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市民的思想道德水准。

5.强化社区队伍建设。根据村组管理逐步转向社区管理的新要求,注重加强社区管理的队伍建设,尤其重视从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要求出发,已经实现一社区二名至多名大学生村官的新格局。

四、注重做大社区党建保障体系

近年来,开发区(杨舍镇)始终坚持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以此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以“区域联建、城乡联动、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小区域大党建活动”。尤其是由60多个由市部委办局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与四个城区街道实行结对共建的区域联合党委达到了全覆盖,通过推介,促进了区镇社区党建健康发展。如七里庙村的“三先行动”、乘航地区的“打造红色引擎”、李巷村的“党员中心户活动”、城西街道的“党建‘三延伸’”等亮点,不仅展现了区镇党建水平,而且增添了文明社区、和谐社区、特色社区建设的活力和魅力,广大社区党员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宣传员、战斗员、服务员、调解员、辅导员的作用。

五、注重做好法制综治保障体系

普及教育、增强法制意识,提高综治能力始终是区镇党委、政府的共识,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该区镇坚持把社区综治民调放上位子,创新工作,做到规范有序。

1.着力从娃娃抓起。该区镇在认真抓好普及高中教育,抓好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均达到100%,初升高比例95%以上,抓好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时,重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从而营造了以法治镇的社会环境。

2.着力加强法制教育。从完善基层民主、健全规章制度,吸引群众参与入手,提高社区群众的法制观点和自治能力,依托社区、企业、学校等载体,运用各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

3.着力开展法律进社区服务活动。在健全社区法律服务、规章制度的同时,经常开展群众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安全防范教育、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活动,仅2010年,该区镇各个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进社区活动80余场次,参与人次16000余人,同时,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

4.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区镇针对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社会矛盾增多,矛盾调处难度增大等特点,一方面加大综治、信访、调解等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在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的同时,在全区镇构筑“大调解”格局,同时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发挥好第一道防线作用,发挥法律服务作用,基本实现了矛盾不出村,化解在基层的工作要求。今年以来,区镇三级民调组织共受理调处各类矛盾1250件,排查出纠纷隐患200余起,区镇责任部门组织基层力量认真调处,调处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8%,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5.着力改变陈规陋习。通过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农民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有效地规范文明行为,实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良好互动。如该区镇各个动迁社区的老年人都自觉走出家门参加义务值勤队、休闲健身队、文娱腰鼓队、社区洁美监督队、关爱青年成长帮扶队等,总人数16300余人。

几点启示

开发区(杨舍镇)着力构筑“五大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效是显著的,经验是丰富的,它启示人们: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民谋利益。只有时刻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并加以引导,农民才会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促进派、主力军。开发区(杨舍镇)坚持从创新城乡一体化管理入手,着力解决束缚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建立了诸如“五大保障体系”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实惠于民,自然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支持。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中心城市的辐射、引导、接纳和熏陶。早在2008年开始,该区镇就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开展城市社区与农村动迁社区结对共建活动,通过举行结对共建签字仪式,显现出了较强的区域带动能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水平健康发展。如市区城西街道的万红社区与七里庙村景巷社区开展结对共建以来,景巷社区已跃入苏州市文明社区行列。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全面进步、科学发展。城乡一体化不是单纯的农民进城和人口转移,也不是单纯的城镇规模扩张,它既是一个城乡地域之间各种要素的交融和优化组合的渐进过程,又是一个城乡空间、人口、社会、经济、生态复合演化的结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开发区(杨舍镇)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中富民强镇,突出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努力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中增强动力,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和全体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中提升素质,逐步完善以经济为中心、以卫生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涵、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的“五句话”创建思路,从而使得这个在全市地域最大、人口最多、压力最重的地处市中心的大镇,在城乡一体化的强势推进中,呈现着一派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开发区(杨舍镇)必将绽放出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日益提升、经济社会更加繁荣和谐的“文明张家港  人居新天堂”的灿烂之花。

 

2011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二调研小组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郭建锋、张艳丽、徐波、徐建军、钱耿、许晓明)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