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领导讲话 

政府工作报告

 

黄戟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月6日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黄 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的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在中共张家港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着力实施“810工程”、提升“四大品质”,扎实做好增实力、补短板、打基础工作,较好完成“十二五”各项任务,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聚焦聚力推进转型升级,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3%和5.9%。康得新光学膜一期、华灿光电等40个重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35亿元,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过50%。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10.9个和6.4个百分点。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分别达到18家和60家。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打造创新驱动“主引擎”,发展动能加快转换。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7%。引进13家重大产学研合作载体,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居全省县市前列。累计培育国家“千人(万人)计划”人才12名,省“双创计划”、“姑苏计划”人才总数列苏州县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1.5%,提高21.1个百分点。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七连冠”,建成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

  五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关停、淘汰不达标和落后产能企业600多家,“腾笼换凤”盘活存量土地2.4万亩。钢铁、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治理成效显著。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6座,重点区域工业污水基本实现集中处理,重污染河道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小城河综合改造、一干河、沙洲湖、香山、凤凰湖等一批生态修复工程完工,暨阳湖生态园建成国家生态公园、4A级景区。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落地上图总面积54.2万亩。荣获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

  五年来,我们着力拓展功能内涵,城乡建设品质不断提升。规划体系更加健全。城北科教新城、城东黄泗浦生态园核心区形态展现。沪通铁路及跨江大桥开工建设。疏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一批重点交通道路工程竣工,市域一级主干路网基本形成。申张线(金港段)航道、通洲沙西水道和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工程全面竣工。实现供排水城乡一体化、天然气主管网“镇镇通”。动迁安置、危险公寓房解危、镇区老住宅区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扎实有序开展。城市管理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五年来,我们坚持优质均衡发展民生事业,市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投入50多亿元,实施84项民生实事项目。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和10%。基本社保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

  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基本建成,医保大病救助水平全省领先。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获评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市,建成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全省首批书香城市。养老、体育、健康等工作走在全国县市前列。“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整治成效明显。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五年来,我们致力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办复人大代表建议1061件、政协提案1704件,办结人大议案1件。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深入实施行政审批、“强镇扩权”、商事制度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推行党政机关绩效管理制度、镇(区)党政主要领导生态环境责任审计制度。自贸区政策复制、口岸大通关等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农村社区股权固化、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获评全国“六五”普法先进集体、省级依法行政示范点。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们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践行“聚焦转型、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文明引领”四大路径,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了“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00亿元、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0亿元、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265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0亿元、增长7.2%;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万元、增长8%。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出台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开展打击“地条钢”、查处违法违规钢铁产能整治行动,坚决落实整改、淘汰落后。优化土地供应调控机制,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落实各级降本减负政策,兑现市级财政扶持资金超10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500亿元;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220亿元、增长3.2%;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4.4%;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8个省级、24个苏州市级和50个本市级重大项目有序实施。完成工业投资386亿元、服务业投资339亿元。扬子江石化丙烯一期、润英联一期、庄信万丰催化剂、晶台光电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霍尼韦尔MTO催化剂、中核利柏特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玖隆物流园获批国家示范物流园区。保税区成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新建农业园区2.2万亩。新增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7家。

  创新活力持续激发。省级张家港高新区揭牌,“一城四园”总体架构基本确立。出台“产业领跑、创新驱动、智汇港城”政策。举办首届“港城合伙人”峰会,启动设立投贷联动引导基金。落实企业科技创新积分奖励政策。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名、“万人计划”人才1名、省“双创计划”人才(团队)17名、“姑苏计划”人才24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团队)85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8.5件。沙洲湖科创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保税区、经开区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验收。

  生态建设力度加强。圆满完成G20峰会环境质量保障任务,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关停低端落后企业140家,完成“腾笼换凤”土地面积超2000亩。深入开展环境保护“百日行动”,全年立案275件,形成处罚决定208件。完成62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190台燃煤锅炉整治、43家码头堆场扬尘治理和46条重污染河道综合整治。关停不达标畜禽养殖场173家。完成河道疏浚743条、拆坝建桥150座,建设生态河道38条。PM2.5均值比2013年下降25.8%,地表水好于Ⅲ类比例稳定在70%以上。

  城市功能优化提升。完成近期建设规划和部分镇(区)总体规划修编、综合交通现代化研究、市域快速路网规划、综合管廊规划研究。沪通铁路及跨江大桥工程按计划推进,铁路枢纽站房完成方案设计,沪通铁路地方配套道路工程、锡通高速过江通道南连接线开工建设。南苑路东延和防汛隐患点整治、排水系统改造等重点市政工程竣工。完成城镇天然气改造配套3.5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74万户。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新增(更新)公交车140辆,其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40辆。开展城市管理“百日行动”,完成731个整治项目。

  民生水平继续提高。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稳步推进。医保结算病种数量由10个增加到42个,向1125名困难家庭参保人员发放大额医疗救助金2422万元。新增住房公积金扩面缴存职工2.5万人。新开工安置房40万平方米,竣工200万平方米,安置过渡户6500户。公办学校实现集团化、联盟化办学全覆盖。大新实验学校、凤凰中心小学等8所学校新建完工。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综合楼开工建设,市三院门急诊楼、市四院易地新建工程竣工。实施大病困难群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194户。获评世界卫生组织最佳实践奖、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市。网球学院建成,“贝贝杯”青少年男子足球赛恢复举办。创成“中国曲艺名城”,“县域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探索与示范”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重点项目。

  社会治理创新强化。全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扎实推进,村民自治试点列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任务,建立全国首个县市层面社区发展基金会,在全省率先实现基层慈善组织全覆盖。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全国科普示范市。成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深入实施安全生产“百日行动”,有效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完成68家三级政府挂牌督办安全隐患单位整改任务。违法犯罪警情、刑事发案率持续下降,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保持全省领先。

  养老议案圆满完成。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优化完善,智慧养老项目深入推进,亲情(虚拟)养老院扩面提质。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1.02万张,千名老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44张。累计建成3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家、居家养老服务站140家、日间照料中心105家、老年人助餐点122家。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5.3%。顺利完成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事业提增我市民生福祉》的代表议案办理。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并联审批、多评合一改革有序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全面实施,完成凤凰镇第三批行政管理权限事项下放。办复人大代表建议134件、政协提案305件。深化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开展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建设试点。预算绩效管理、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七五”普法全面启动。在全国首创关检合作“三互”监管中心工作模式。“社区协商—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新探索”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法治政府奖”。

  与此同时,对口帮扶与援建、台务侨务、民族宗教、兵役、人民防空、气象、外事、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在中共张家港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市政府历届班子接续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和全体市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垂直部门和涉外单位,驻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张家港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下,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项目有效投入不足,传统动能依赖较多,新的动能支撑仍不强,“转型出关”还任重道远。二是资源瓶颈、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倒逼压力持续加大,化解结构性、累积性矛盾的任务更加紧迫而艰巨。三是富民增收的空间收窄、难度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供给仍有薄弱环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仍需提升。四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惯性思维、路径依赖还不同程度存在,政策供给的靶向性、系统性还不强,“放管服”改革的红利释放与企业、群众的期望值相比还有差距等等。对此,我们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求真务实、精准施策,努力破题见效。

  二、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本次会议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新一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也将是张家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现新跨越的五年。当前,我市正处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期、新旧动能转换期、改革发展攻坚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们还将面临国际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等诸多困难的考验。但我们更要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快孕育,“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所累积的许多积极效应逐步显现,正在为我市经济凤凰涅槃、华丽转身集聚强大的势能。同时,我们有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有薪火相传的张家港精神,更有在张家港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干部群众和企业家队伍。只要我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谋定而动的科学态度,苦干实干加巧干,就一定能够推动我市各项事业实现新的跨越。

  根据中共张家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新一届政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确保“四大路径”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努力走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列,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排头兵。

  主要目标任务是:紧扣创新和富民,围绕“经济竞争力更强、群众获得感更足、环境友好度更高、文明影响力更大”的发展目标,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民生幸福先导区、生态宜居样板区和文明法治示范区,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排头兵水平、与张家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相适应、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共同发力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工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单位产出效益达到更高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更加充实。

  ——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高端人才项目、高水平创新载体和高新技术企业联动发展。创新要素集聚度、区域创新浓度明显提升,创新生态系统更加开放包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

  ——富民惠民迈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低收入和困难家庭增收取得明显成效。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生态、健康等公共产品供给更加普惠公平、达到更高水准。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稳定在99%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3岁。

  ——绿色发展增创新优势。生态文明建设领跑全国,绿色发展特色鲜明。环境整治取得重大成果,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煤炭消费总量大幅下降,生态红线、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PM2.5均值≤50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好于Ⅲ类比例≥80%。

  ——文明引领开辟新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张家港精神持续弘扬。民主法治建设更加完善,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文明城市的内涵和影响力更加彰显,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我们将围绕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发展水平更高、群众获得感更强”的核心要义,全面践行“四大路径”,凝心聚力抓好四件大事:

  1.创新开放“双轮驱动”,全力推进产业经济向中高端攀升

  全面增强创新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聚力产业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培育“一企一院”“一企一港”“一企一生态圈”三种创新体系,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创新高峰企业;培育具有先导性和支柱性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发展。高标准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着力建设优势创新载体,构建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两区一园”向创新型园区转型,形成叠加优势。集聚创新资源,完善创新生态系统。继续大力引进“高精尖缺”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各类创新载体、创新组织与人才项目集成联动。建设张家港产业资本中心,打造集“创业投资、资本交易、金融服务、财富管理”于一体的产业金融服务平台。通过五年努力,在全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过程中,展现张家港的特色模样,交好“创新四问”的张家港答卷。

  充分发挥我市通江达海的港口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发展水平。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找准方位,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重大改革和政策试点;提升保税区和保税港区功能,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提升口岸服务功能,发展新型贸易方式。加快现代物流、交易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线上线下产业链融合,由单纯物流向综合商务拓展,由货物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全面增强港口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互融合,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培育地标型跨国公司。

  2.用心用情富民惠民,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

  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我们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富民强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合优化村级资源,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和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大力鼓励创业增收,降低创业门槛,完善创业政策,支持和引导更多市民走上创业路、当上“小老板”;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统筹抓好就业困难人员的扶持援助,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强化政府兜底,突出低收入和困难群体,实施精准帮扶,建立贫困家庭综合救助保障机制,更好地解决因病致贫等实际问题;织密社会保障网,加快健全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为支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在优质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新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加快高铁、快速路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无缝衔接,全面融入高铁城市圈;构建智慧、绿色交通体系,让市民出行更加舒适便捷。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民生“痛点”,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努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有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3.下大决心治理生态环境,让港城更加美丽宜居

  让港城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是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大力推进绿色生产,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要求,改造升级沿江化工园区,调整化工产业整体布局。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实施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等系列减排工程。积极倡导绿色生活、培育绿色文化,引导广大市民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形成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的社会风尚,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

  系统推进生态建设。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合理划定开发边界,设定禁止开发区、生态保育区,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保护长江岸线,构筑沿江、沿河、沿路等生态走廊;接轨国家碳交易建设,探索碳积分管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持续深化专项整治,突出重点打好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攻坚战。建设一批重点生态治理项目,培育一批生态示范企业、示范区域。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综合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环境质量为核心、多元共治为方向、制度创新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通过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引领区”。

  4.致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努力拓展文明张家港新境界

  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是适应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也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涵。一要建设效率政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审批标准化、扁平化、便利化机制,建立以权责清单为核心的阳光高效审批体制。二要建设法治政府。完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自觉规范行政行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三要建设服务政府。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打造更加公平可及、智能便捷的政府服务平台。四要建设廉洁政府。坚决杜绝权力寻租,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加强公共资金、公共资源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同时,要坚决向懒政、庸政、为官不为宣战,提振精气神,主动作为、创新有为、高效行政。

  文明城市是我市的亮丽品牌。要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提升文明建设的新内涵。着力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个人和单位征信系统,切实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文明素养,切实提升每个社会法人的诚信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壮大“中国好人”群体,进一步汇聚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正能量”。推进基层民主自治,深化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制度,构建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格局,使社会遵法守信、基层民主自治成为文明张家港新的重要标志。

  三、2017年重点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我们肩负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排头兵的崇高使命,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盼和重托。我们要紧紧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突出“两聚一高”主题,做足创新文章、推动精明增长,做实富民文章、实现精准发力,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中求进、争先率先,凝心聚力推动“四大路径”有效突破,努力走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保持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市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1.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坚决落实钢铁去产能任务;认真落实各级降本减负政策;科学有序推进经营性用地出让,引导商业办公用房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准确把握企业追求与政府支持的同频共振点,打好政策“组合拳”,全面落实“产业领跑、创新驱动、智汇港城”系列政策,强化绩效评估,确保落地见效。大力提振实体经济,支持企业强特色、创品牌、优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设立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有效流入实体领域。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金融生态环境。

  持续加强有效投入,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月”活动,着力抓好省级、苏州市级重大项目和50个本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年内计划完成工业投资360亿元,其中新兴产业投资260亿元;完成服务业投资340亿元。创新招商方式,整合优化招商队伍,完善招商引智联动、信息资源共享等机制,精准推进招商选资、招才引智。丰富商贸业态,培育新消费热点,促进更新升级型消费。稳定外贸增长,帮助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推进自主品牌国际化,增强一般贸易核心竞争力。

  2.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狠抓“两新一高”项目投入,推进康得新二期、晶华新材料、晶台LED封装、绿伟锂能、银河电子新能源汽车部件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华昌加氢新材料、芬美意香料、爱康光伏组件等重点项目开工。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45.8%和32.5%。增强“两区一园”的引领辐射能力。保税区要围绕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做大做强光学膜新材料、页岩气综合利用、临港装备等重点产业基地。经开区要依托高新区规划建设,发展壮大智能装备、绿色能源和光源、半导体、再制造等产业集群。冶金工业园要全力服务沙钢转型升级,支持玖隆物流做强做优,推进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各镇(区)要立足产业基础,优化功能布局,集中资源培育壮大1—2个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推进港口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进口整车物流园、东沙物流园等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冷链物流等专业物流。推进港口物流、专业市场对接“互联网+”,支持长江航运交易中心建设,构建大宗商品网上交易综合平台,提升传统市场发展层次。推进阿里巴巴“一达通”、国泰慧贸通等综合外贸服务平台生态圈建设,打造综合外贸服务新模式。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路,完善“吃住行娱购”服务配套,实施双山慢岛、香山景区等旅游项目建设。突出产业支撑,叠加平台功能,实施市场化运作,因地制宜创建一批“特色小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

  加快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实施先进制造业领跑计划。推动冶金行业“控制总量、集约发展、提高质量”,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调整产品结构,推进智能制造,深化节能减排,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加快沙钢综合技改、超薄带项目建设,支持永钢“普转优、优转特”。推动纺织行业“提升质量效率、创新业态模式”,支持企业智能改造、品牌发展、国际合作。推动化工行业“绿色安全、优化结构、内涵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品质。推动机电行业“差异化、品牌化、服务化”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产品成套服务能力。滚动实施30个以上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年内创建1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0%,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2.5万元/人。

  3.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研发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现有科技载体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能力。年内培育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3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新增上市企业1—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2家。积极培育创新地标。支持沙钢建设江苏扬子江冶金产业技术研究院,“一企一院”协同创新,打造技术接轨国际前沿、绿色竞争力世界领先的开放型冶金创新平台;支持国泰集团依托保税港区政策功能,“一企一港”优势联动,创新消费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打造国际化综合商社;支持康得新发挥产业龙头地位和创新链、服务链、价值链融合优势,推进“一企一生态圈”聚合创新,打造世界级先进高分子材料平台企业。

  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实施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和人才引领“智汇港城”计划,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做强资金链、优化人才链。全面推进省级高新区建设,明确核心产业发展方向,有效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加快构建全要素链接、全程化支持的产业科技服务平台,打造全市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引进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共建半导体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集成半导体外延技术、测试封装、产业育成等一体化服务功能。推进产业资本中心建设,办好“港城合伙人”论坛,发挥投贷联动引导基金作用,引进社会资本,创新“股权+贷款”等形式,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年内新增产业基金35亿元。完善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政策,激励企业引进培育高端人才、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年内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团队)80个以上,新增国家、省、苏州市级人才30名以上。发挥本土高教资源作用,对接发展需求培育应用型人才。推进质量、品牌、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通过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验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30件。

  4.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深入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和沿江化工行业优化提升整治两个专项行动。加快归并调整化工集中区和关停转迁区外化工企业。启动扬子江化工园封闭化改造,优化产业规划,逐步缩减园区面积,不断提升质量效益和绿色、安全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东沙化工区关停转型,年内关停除苏化系以外的所有化工企业。严控耗煤项目,落实减量替代措施,深化热电企业归并和燃煤锅炉关停整治。强化有机废气、扬尘和土壤污染等专项治理。全面完成劣V类河道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全市城镇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推进重点区域工业废水中水回用,乘航片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置工程全面完工。PM2.5均值较2016年下降4.25%。

  编制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合体制改革,开展“绿色发展引领区”建设试点。结合“多规合一”试点,推进“三优三保”行动,强化土地、环保、安全倒逼和生态红线管控机制,控制生态空间开发强度,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再利用。推动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双评融合”,建立重点行业“绿色发展领跑者”评价机制。推进排污权、碳排放交易,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财政挂钩政策。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施“两区一园”循环化改造。启动静脉产业园建设,筹建有机垃圾综合利用处置中心、建筑材料再生资源利用中心。完善以单位产出效益为核心的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建立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信息系统,开展企业效益综合评价,引导企业低耗高效、集约发展、提升质量。

  5.统筹城乡建设管理。启动城市总体规划重大修改,完成高铁生态城区域概念规划,开展海绵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全力推进沪通铁路、跨江大桥及地方配套道路工程,启动建设沪通铁路枢纽站房、地下空间和站前广场;开工建设沿江城际铁路。推进市域快速路网建设,抓好锡通高速过江通道南连接线、S338改道晨丰公路、新泾路改建等重点交通道路工程。实施华昌路改造、暨阳东路东延、泗港路改建等市政道路工程。推进二干河、张家港河、东横河等区域防洪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五节桥港、太字圩港南延等重点河道工程。加强长江岸线保护,加快港口码头、岸线资源整合,引导货主码头公用化,提升营运效率。完成福南水道12.5米进港航道治理工程。

  优化城市功能配套。推进城东黄泗浦生态园核心区各项单体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城北科教新城职工文体中心、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建设20万吨/日深度处理水厂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铺设天然气管网250公里,配套改造城镇天然气用户3万户。推进危旧房改造,稳妥实施市区住宅房屋征收“房票”补偿政策。开展绿化与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接续推进美丽村庄建设,提升城乡环境质态。实行公交优先,完善公共交通管理,增加停车位供给,缓解重点区域、重点时段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

  6.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四个百万亩”保护和发展,改造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常阴沙、双山岛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和本土特色品牌。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粮食收储能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建设农业信息化平台、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推动农旅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完善富民强村增收机制。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完善学习资助、创业扶持、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强化村级经济扶持机制,结合“三优三保”,盘活村集体资产存量资源,建立村级载体数据库,设立“厂房信息网”,推动低租地块向高租地块转移、简单厂房向功能性厂房转变、物业投资向资本运作转变。加快转化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深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收益分配权固化改革,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政经分开”改革试点,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切实提升富民强村实效。

  7.持续改善民生质量。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支持灵活就业,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就业服务。激发创业促增收的巨大潜力,发挥市场配置功能,鼓励建设创业园、创业街、创业社区、创客空间,以创新创业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医保单病种结算范围。科学推进医养融合和养老服务社会化,实施适老化设施改造,推进城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年内新增养老床位900张。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完善社会救助关爱服务系统,促进社会互助、精准救助。完成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200户。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2万人。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施沙洲湖幼儿园、梁丰初中西校区等学校新(改)建工程,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市一院科教综合楼、金港医院易地新建等重点项目。丰富健康城市建设内涵,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启动建设南城文体中心。开展“宁静城市”建设,完善10分钟“公园绿地圈、体育健身圈、便民消费圈”。久久为功办好民生实事,建立完善立项科学化、民意项目化、实施精准化的实事项目征集和建设管理机制,充分对接民需,设立民生实事项目库,梯队开发、滚动推进,努力把民生实事办到市民心坎上。2017年重点建办8大类20项民生实事项目。

  8.深化文明建设内涵。高标准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争当标兵型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学校、文明社区、文明旅游、文明交通、身边好人等系列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让文明基因进一步渗透进经济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最美悦读空间”、公共文化全媒体平台和有线智慧镇(社区)建设。加强文艺阵地建设,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和文艺人才培养,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创新举办长江文化艺术节。

  深化诚信社会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强化法治社会建设,推进“七五”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健全社会矛盾多元调解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扎实推进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深化城乡社区协商、村(居)民自治和社区服务社会化。加强志愿服务建设,持续推进志愿服务伙伴计划,探索“志愿者+行业服务”新模式。推进平安社会建设,完善多元化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社会综合治理大联动机制。完善食品安全全过程追溯体系,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实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提升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的能力,增强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9.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更彻底的放权、更严格的监管、更精准的服务,释放更强市场活力。做好下放审批事项承接和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调整;以“一枚印章管审批”为改革目标,加快整合行政审批职能,以市本级、省级以上开发区、凤凰镇为重点,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健全清单式投资动态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多评合一。深化“多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升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整合公布群众办事“套餐”清单,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积极对接企业发展追求,摸准“堵点”“痛点”,拉出清单,疏通化解,精准做好政府服务,主动当好“店小二”。

  扩大开放发展新空间。推进保税区和保税港区功能提档升级,加快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积极争取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口岸。增强电子口岸功能,深化“单一窗口”试点,加快建设集中查验中心,完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大通关机制。积极争取落实再制造基地进口汽车关键零部件旧件资源先行先试等政策。强化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招商和非绿地招商,支持引进外资研发机构和地区功能性总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产能合作,支持企业瞄准技术、品牌和市场,嫁接国际创新资源,开展并购、合资、参股国际研发企业或建立海外研发平台。

  10.强化政府自身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有定力、善创造、敢担当、重落实、守规矩。全面执行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落地见效。巩固提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作风、善作为、优服务。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实情,解决难题。深化和扩大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职尽责,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落实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全程评估。

  持续转作风提效能。加大对懒政怠政行为的惩治力度,严查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强化正向激励,为敢于担当者担当。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严控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规范和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坚持廉洁从政,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重点领域,强化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价。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接受司法机关、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不断改进政府工作,努力建设行为规范的法治政府、勤勉高效的服务政府、风清气正的廉洁政府。

  同志们,目标在前,重任在肩,新一届政府将承担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张家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求真务实、奋勇争先,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万人计划”:全称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于2012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中组部、人社部等11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文实施的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支持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0000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相互补充、衔接的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开发体系。

  2.高新区“一城四园”:“一城”为沙洲湖科教新城,“四园”为凤凰镇的韩国工业园、塘桥镇的新能源产业园、大新镇的先进激光(装备)产业园、南丰镇的东南工业园。

  3.“港城合伙人”:是全市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创新创业企业、风创投机构之间交流、分享、合作的平台,助力企业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汇聚和发挥资本力量,促进产业与资本对接合作,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4.“绿色发展引领区”:作为我市“绿色发展”路径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产能煤耗下降、工业园区提标、区外化工入园、城乡环境整治等措施,在绿色发展的空间布局、产业转型、环境改善、制度保障等方面积累经验,为经济发达县域绿色发展探索实践。

  5.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发展理念和模式,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旅游的全覆盖、全时空、全参与。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进行系统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

  6.特色小镇:是遵循五大发展理念,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兼具旅游和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区别于建制镇、产业园区和景区的“非镇非区”空间经济,具有产业发展“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型态“小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的鲜明特征。

  7.“两减六治三提升”环保专项行动:“两减”是指“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减少落后化工产能”;“六治”是指“治理太湖水环境、治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环境隐患”;“三提升”是指“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

  8.静脉产业园:是以静脉产业(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行业称为“静脉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园,通过发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达到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目的。

  9.市区住宅房屋征收“房票”补偿政策:是指在我市房屋征收(协议搬迁)补偿安置政策继续执行的基础上,所增设的一种货币补偿方式。选择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被搬迁人)在有效期内,可凭“房票”自主选择认购本市范围内参与房票补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取得预售许可的新建商品房,房屋征收(协议搬迁)实施主体给予相应的购房奖励。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