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章选登 

以国际先进理念打造慈善品牌

 

以国际先进理念打造慈善品牌

(市民政局副局长  瞿彩娟)

 

今年9月,我随市社会建设管理与创新培训班赴新加坡学习。学习归来,收获很多,触动也很多。新加坡已连续十年被评为最适合亚洲人居住的城市。由于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的严重不足。但是这些并没有制约新加坡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凭着自身的智慧,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肯定。近日闲暇之余,我又阅读了《向新家坡学习——小国家大智慧》、《新加坡观察》、《新加坡:一个创造奇迹的国家》等书目,结合自身从事的慈善工作实际,对新加坡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新加坡著名的慈善机构——清一阁,是由本地一名企业精神奖得主郑茂坤先生于1978名创办的慈善团体。创办的宗旨是鼓励与发扬为善最乐的精神,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它是新加坡目前415家在国家福利理事会注册的慈善团体之一,也是2008年总统星光慈善受惠团体之一。三十多年来,清一阁为广大弱势群体提供了包括物质资助、医疗服务、英语培训、精神慰藉等方面内容的多项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信任和肯定。该慈善团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强调公益第一。清一阁的阁长、副阁长、秘书长、理事等工作人员,都是业余时间在为大家服务。其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企业,也有一部分人没有工作,但他们坚持抽时间参加各类活动,不拿一分钱报酬,热心为大家提供各类服务。

二是注重组织建设。从1978年创办开始,创始人就非常注重会员的发展观,吸纳有专长的人士为困难人士提供专业服务,现在拥有会员300多人。他们还在马来西亚、中国大连等地设立了分会,招募清一阁会员,倡导跨越种族和文化的慈善精神。他们还开展每月一次的会员和义工好善交流会,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1981年清一阁注册为本地社团,1994年注册为本地慈善团体。2005年成为国家福利理事会的会员。此外,他们还创办了清一阁会歌,制作了会旗,设计制作了统一的LOGO和网站。

三是倡导社会责任。他们于1992年设立了第一辆流动医务车,开展了以贫病人士为主要对象的医疗服务;1994年设立了第二辆流动医疗车,开展更为广泛的服务。2006年设立了第一辆救护车,经常开展义诊救护服务。此外,他们还经常深入老人院、孤儿院、社区等地,为老人和孩子们带去娱乐节目和礼品、红包,仅2010年就义诊1467人,派发了2766份日用品给社区“一房式”老人。

四是畅通募捐渠道。清一阁自创办之日起,就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成为国家福利理事会会员获得免税资格后,更是吸引很多企业和热心人士捐赠。此外,他们还举办慈善晚宴募款,通过开办各种培训和提供专业技能服务募款,为需要帮助的困难人士提供服务。对于爱心人士提供的大米、家庭用具和日用品等捐赠,他们也都妥善接受和布施。

作为一个民间慈善团体,在没有任何政府和宗教背景的情况下,清一阁能坚持33年不变的慈善理念和社会责任,为广大弱势群体谋福利,其品德之高洁,其精神之崇高,确实可敬可佩。国内的慈善机构与其相对照,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慈善工作理念较为落后、慈善工作手段较为单一、慈善工作的长效性不够,实际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

与国内慈善机构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新加坡慈善机构的做法至少有四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利用:

一是良好的慈善精神应成为全社会公民的责任。慈善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文化差异。无论东方和西方,无论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只要有人出现的地方,只要有需要帮助的人存在,慈善就有存在的理由。特别是在不发达国家和贫富差距较大的地方,越是困难人群数量多的地方越是需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新加坡是一个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的发达国家,也是人民素质较高的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慈善提供了基础;公民的高素质,为慈善提供了可能;再加上制度的保障和政策的配套,因此,公民的慈善意识、慈善理念、慈善精神,较发展中国家先进,也是很正常的。但作为崛起中的国家,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与慈善事业的发展,似乎并不成相应的比例,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但在慈善方面的理念却始终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而这个,正是今后要注意加强和改进的最重要地方。

二是政府应提供政策保障确保捐赠者的权益。新加坡国土总面积710平方公里,人口508万。是一个典型的小国,人口密度之高在全球排第二。但该国法律之健全、制度之完善、政策之配套,却令人咂舌。在慈善方面,该国就对捐赠资金免税、慈善机构登记注册并取得开具税票资格、慈善团体开展相应的活动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加以保障。特别是在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慈善捐赠方面,不惜花大本钱,许以捐赠资金2.5倍的数量进行税前列支申报,保障了企业和个人在慈善捐赠方面的积极性,同时也从源头上保证慈善事业的吸引力。在强调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杠杆作用的中国,目前在慈善捐赠资金方面,只有25%的捐赠资金能够享受税前列支,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和个人的捐赠积极性。因此,从制度和政策上加以鼓励和保障,这是确保慈善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助推器。

三是大力培育民间慈善组织是今后慈善工作的方向所在。慈善工作的主体究竟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这是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问题。新加坡以强有力的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该国目前有1800多个社会组织,其中在国家福利理事会注册的慈善团体就有415个。通过13个方面的援助项目,每年吸纳的慈善捐赠资金相当可观。这说明,民间慈善组织的作用不可小看,他们的活动力、号召力、吸引力,并不是官方机构所能比拟的。而政府在慈善方面,主要是制定政策以推动慈善活动的开展、保障民众慈善积极性不受打击、培育慈善组织、规范慈善团体的活动。在中国,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势头虽然很猛,但以官方慈善为主的格局没有打破,靠行政推动的工作模式代替了捐赠者自愿的捐赠活动,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力培育慈善组织,发挥他们在慈善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应该成为我国政府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四是积极开展慈善文化建设提高民众参与慈善的热情。清一阁的创始人郑茂坤先生今年已经60多岁,但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始终不减。其他慈善工作者给我们的印象也是非常热爱他们从事的事业。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支撑着他们,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积极性呢?那就是他们的信念在起着主导作用。他们提倡我助人、人助我,认为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他们认为“施”是一种福气,让别人感到快乐比自己快乐更加重要。他们把慈善组织的使命,定位为帮助身边处于困境中的人克服困难,为困难人士谋福利。清一阁会员甚至创作了自己的会歌,经常在大庭广众下演唱;制作了专题片,在集体活动时播出,达到宣传慈善文化、凝聚会员人心的作用。这些做法,在客观上营造了良好的慈善氛围,使得他们推崇的慈善文化根植于心。由此看来,文化建设在慈善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小看。在国内各大媒体广告普遍泛滥的今天,如果能够加大对慈善广告的宣传力度,打造一种新的适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慈善文化,是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