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章选登 

心态修养——新的执政考验

 

心态修养——新的执政考验

读《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有感

(市人社局劳动争议仲裁科科长  周 维)

 

在新传媒方式以及虚拟网络的助推下,社会舆论特别是新闻媒体对于政府行政行为的影响正在不断加强,如何正确面对舆论监督,以及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一个新的现实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心态。作为新形势下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心态培养正在不断的被各级执政主体所反复提及,并被认为是破解目前社会管理困局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就目前而言,这种管理更多还是单向性的,政府与公众之间难以形成有效互动,进而导致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有句俗语说得好:正人先正己,执政者在社会管理当中,首先应当注意自身的心态修养,只有自身具备了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执政心态,才能引导公众培育健康、正确的社会心态,从而在双方的良性互动下寻求“善治”。

平和心态应对舆情

良好的社会心态在任何时候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正处于社会变革期的当代中国而言,目前一段时间,似乎成为社会情绪的集中爆发阶段,社会热点问题以及重大公共事件频发,由此引发的社会情绪通过“微博”等新兴途径不断发泄,甚至往往超出事件本身的范畴,进而给整个社会造成了破坏,有学者将其称之为社会焦虑症状。其实纵观众多社会事件的处置过程,不仅社会公众的情绪经常处于一种狂躁的状态,就连个别政府机构也表现得“不淡定”,例如有些部门出于维稳目的,未进行调查核实就急于出面予以否认,或者未进行最终认定的情况下,就采用“不明真相”、“不法分子”等刺激性语言,导致更大的社会对立情绪,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受到了很大伤害。

作为社会管理的主导者,面对社会焦虑症状,执政者要求老百姓淡定看待的前提是其首先具有一个平和开放的心态。首先,应当允许公众发出自己的声音,毛泽东同志认为“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而邓小平同志也说过“七嘴八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一方面,这是公众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份子,参与社会管理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途径;另一方面,发出声音也是主张利益的基础。有利益的表达才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才有长久的社会稳定;其次,在全面记者的时代,执政者应当秉持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各种质疑,来提高自身的社会管理能力。领导方式的转变首先体现在执政心态的转变上,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批评政府”体现的就是这个道理。公众并非专业的质疑者,更不是“道德理想国”,或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或者是满足公民知情权的需要,质疑的内容也并不都是准确的,甚至大相径庭,但只要质疑出于善意,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没有违反公序良俗,我们都应当认真对待并予以接受。对于政府工作而言,质疑是站在另一个角度的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在不断地质疑和改正之中,我们的工作才会不断臻于完美;最后,转变工作思路,积极开拓治理资源。社会舆论特别是其中的质疑批评,不仅是政府行政行为的有效监督手段,更是执政者了解民情,聚集民智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仅应该尊重公众的公民权利,更应该重视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民意的风向标和参照系作用,善于用好这一宝贵的治理资源。

包容心态看待矛盾

在现代社会,表达方式日益丰富,舆论热点层出不穷,背后往往隐藏着这样或那样的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背后又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利益矛盾,只有以包容的心态主动正视矛盾才能真正化解社会焦虑。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一方面,“的哥”、“拆迁户”等不同的利益群体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正视,并在具体的社会管理活动当中予以体现。特别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除了自身社会形成的社会阶层以外,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又往往构成相对封闭的社会群落,这些“亚社会”有着自身的组成特点和沟通交流方式,给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不同利益诉求的客观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自然追求不同的利益,不同利益的调整与博弈,自然带来不同诉求的表达;特别是随着开放扩大和全球化深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外,不同价值观念也必然产生碰撞交锋。

多元社会带来多元表达,作为执政者,应该以包容心对待不同声音,在“存异”中“求同”。鲁迅先生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那种“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和健康心态的形成。只有在对话中协调立场,在交流中化解矛盾,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推动思想观念的进步。相对于普通民众,手握权力的执政者尤其需要这种“包容”。如果说前者的狭隘只是语言暴力,后者的狭隘则可能带来真实伤害,比如“彭水诗案”、“灵宝帖案”;如果说前者的包容体现的是素质修养,后者的包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更是执政为民的需要、法治社会的要求。

务实心态解决问题

如果能够不断完善制度、鼓励参与,胡大妈就不会因为多次当选被围观;如果食品安全事件能够少一些,类似“柑桔事件”的网络谣言就不会疯传;如果面对公共事件不总是被动回应,“习惯性质疑”、“无条件反对”就会减少很多;如果能不断畅通各种现实维权渠道,网络爆料就不会如此火爆,一句话,如果矛盾问题能够得以切实解决,公众舆论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公众更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自己的力量,那么,社会舆论就不会每每表现为类似狂欢似的情绪发泄,而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

一方面,面对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及时、主动、准确的做好信息公开,引导社会舆论。我们允许公众发言,但是缺乏引导的社会舆论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缺乏调查和理性思考的情况下,舆论往往演变成为脱离实际的猜疑和指责。谣言止于真想,对重大社会公共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用强大而正确的声音迅速占领舆论高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这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需要。

另一方面,我们除了对媒体舆论保持关切,更要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唯此,我们的事业才会不断进步。现在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其实就是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使社会肌体更加健康,社会运行更为顺畅,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其利益纠纷一般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关切范围广,影响面大,解决好了可以带来更大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此外,在矛盾的解决过程当中,要注意公众的参与互动,让他们把舆论监督中的热情转化为改善现实的力量,对执政者来说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最后,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化解应当以常态工作为基础。除了对于重大公共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予以足够的关注以外,社会管理还应当建立和完善各种长效机制,使各级政府和干部平时就履行好职责,让各类纠纷、矛盾、诉求有正常解决的渠道,让社会心态在润物细无声的工作中走向理性平和,让社会共识在交锋和碰撞中不断增进,让社会合力在交流和互动中不断增强,唯其如此,我们社会的健康运行才会有根本保障,面对矛盾和挑战的能力与底气才会与日俱增。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