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章选登 

历尽沧桑亦优雅 大度人生暗香来

   

历尽沧桑亦优雅  大度人生暗香来

---读齐邦媛先生《巨流河》有感

(市司法局副局长  陶广成)

 

尽管书店里万签插架、满目琳琅,但要想淘得称心如意的好书,并非一件易事。一次“偶遇”,欣得台湾著名作家齐邦媛女士的《巨流河》一书,真有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只为与之邂逅之感。

齐邦媛生于1924年的辽宁铁岭,正处家国动荡之际,在大陆度过了风雨流离的二十三载后,于1947年到达台湾,现为台大荣誉教授。对年长又德才兼备的女士,我国向来有敬称先生之习俗,比如宋庆龄、冰心、杨绛等杰出女性,国人往往就敬称之为先生。在台湾文化教育界,弟子门生也尊称齐邦媛教授为先生。《巨流河》就是齐邦媛先生在年逾八十的境况下,前后历经四年所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一部大时代中的私人记忆。

作为一本同时荣获新浪网和凤凰网2010年“十大好书”之首的新作,《巨流河》是齐邦媛先生的人生回忆录,是作者灵魂上的一次返乡之旅,用齐邦媛话说,《巨流河》是她一生的皈依。作为一名资深的文学教授,她以缜密通透的笔力,记述个人和家庭在半个多世纪的时代激变中,所面临的选择和经历的风雨变幻。作者以个人身世显历史,以淡笔写浓情,以平实现张力,字字干净洗炼,句句沉痛如斯,篇篇平静隽永,可谓兼具思想内容与文采言辞之优雅。正如新浪网2010年“中国好书榜”颁奖词所说:“哀伤的文字如静静的河流,在我们的心里缓缓淌过,这本书写了颠沛流离的祖国,和几代人的家国之痛。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心灵仍然刻满弹痕。”

从事教书和机关文字工作多年,所读文史书籍不能说是特别多,也不算少,但所读所见要么有官方背景,要么是后人著史。但齐邦媛在书中所记述的每件事、每个人,由于真实存在、亲身经历,所以读来令人更觉可信、亲近。贯穿篇章的家国之思、沧桑之感,让人感慨、让人沉醉!

国事与家事、战争与情、激情与沉痛。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命运多舛,任何人都不能脱离时代的裹挟而独善其身。少年的齐邦媛,随着战局的变化而随校南迁,从铁岭到北平,从北平到南京,从南京进广西、西川、入重庆,待抗战结束,又去武汉。从小学到大学,一路战争,一路学习,一路颠沛流离。在战争中长大成人,心境苍凉,深感国破家亡的彷徨,用作者自己话说就是:“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人的一生,贯穿着工作事业和爱情婚姻两条主线。在国难家仇、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年少时的爱情,就象冰清莹洁的水晶,珍贵但又易碎。在先生的少女岁月,有一个使得她生命深刻撼动的人生际遇,那就是她哥哥的同学张大非。张大非曾得到齐邦媛父母的关怀接济,对先生有一份兄长之情。面对国难家仇,刚成年的张大非改名张大飞去报考军校,成为一个骁勇善战的飞行员。齐邦媛高中毕业时,张大飞趁调防经过重庆,顺道到南开中学探望她,由于时间紧迫,短短数言,然后跑步登车而去,此生再未谋面。“春风远矣。今生,我未再见他一面”。临走之时,张大飞送给作者一本皮面烫金《圣经》,被齐邦媛终身珍藏,在所有的车阵颠簸中都带在身边,六十多年后仍然清晰可读。让人唏嘘不已

百年故事,以河为名。巨流河是辽河在清朝的名字,东北当地部分百姓们至今仍沿用着此名。先生用这个河流作为书名,缅怀她体内淌流着的东北血液,也是纪念她的父亲齐世英先生。齐世英是当时受到敬重的东北代表政治人物,是一位“温和洁净的真君子”,曾在日本求学,后又留学德国,回国后寄望以教育改造东北,拯救中国。他认为: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拯救积弱的中国,而不是激烈热情的群众运动。但政治是一种专业,并非人人适宜从政。虽有报国之志、济时之策,但无施展才华之地,只落得空留余恨。“当年那英挺有大志的父亲,如今也只能在海峡上,对着故乡老泪纵横”。

终身在漂流中度过”的齐邦媛,23岁大学毕业后,握着单程车票,茫然之中偶然去了陌生的台湾,原以为“去看看就回来”的行程,未料却是之后余生永驻的所在。抵达台湾之后,步入社会,开始独立的工作和生活。在柴米油盐中感受幸福,在三尺讲台上讲述人生。1988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受聘为台大荣誉教授迄今。尽管人生坎坷,但先生积极乐观,“每次看到天上的虹,总觉得不虚此生”。

齐邦媛在大学里就是喜欢诗歌的文艺青年,她深切感悟到:文学能安慰心灵、能让人世世代代优雅地活着。文学教育帮更客观、深层认识到人间悲苦与活着的意义,便立志“我一生就做文学这件事”,到台湾后终身以文学研究和教书育人为职业。教书、进修、编中国现代文学选集,负责中学国文教科书编辑,以及笔会季刊的译介,为台湾的文学在国际文坛取得一席之地而不懈努力,作为多年至交的台湾作家白先勇,形容她为“台湾文坛的保护天使”。

“你懂我的痛吗?”把最深的情绪讲出来,耗费了齐先生很大的精力。历时四年,写完《巨流河》,自称“心灵刻满弹痕”的齐邦媛,感觉气尽力竭。着《巨流河》,听着饱经风霜的八旬老人,缓慢而又深沉地讲述她岁月风云和治学人生,清朗而又沉重。正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袖王德威在书评中所说: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