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章选登 

读书是一份收获

 

读书是一份收获

(市总工会副主席  李卫星)

 

近日,我在闲暇之余对积存已久的书籍进行了整理,这一次整理颇有收获。

我的书不是很多,也没有什么系列,大都是平时逛书店、出差时东一本、西一本买来的,看了以后新的旧的放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就去理一理。整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把以往看过的书再翻一翻浏览一下感受大不相同,如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倍感亲切。上一次整理时,我发现了一本存放已久的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这是一本60年代出版的缩印本,至今仍象新的一样,完好无缺,上面写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赠送给下乡知识青年。手捧宝书,沉思许久,把我带回了过去的岁月,激起了许多回忆。

我们这一代人什么都能赶上,上山下乡、返城务工、科举考试、改革开放等等。当初上山下乡,说我们是城镇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居民户口,但其实我们跟农村家庭出身的孩子没有两样,也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只不过是父母的工作是在单位,与务农不同而已,那时正处70年代末,上山下乡已近尾声,按理说上山下乡是轮不到我们的,但没有办法,镇上就这么几个城镇户口,响应号召是一定要去的,还是有幸赶上了末班车,成为时代“宠儿”。为了欢送我们到农村去锻炼,地方上的领导做了很多准备,举行了规模较大的欢送活动,组织全镇的各界代表在大礼堂召开欢送大会,每个知青身背黄跨包,胸戴大红花,敲锣打鼓列队欢送,给人以振奋和激励。我们是带着毛主席的指示到农村去的。现在想起来也是一件非常自豪而光荣的事,是现代青年无法体会到的。

“书中自黄金屋”。这是祖辈们常说的话。象我们这样世代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耳闻目睹前辈为了生存而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烈日炎炎、寒风凛冽。大人们常常指着城里人教育孩子,你要想过上好日子,跳出农村,就要刻苦读书。因而农村的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只要你想读书、肯读书,你就能改变自己。那个时代无论你获得的是中等还是高等文凭,毕业后都能立马找到工作,基本上讲是一劳永逸。可是现在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好了。现在的孩子读书是必须的,从小到大背起改变命运的书包,书包越来越重,眼睛越来越厚,远没有我们儿时幸福。但现代文明如此进步,不读书是万万不能,读书也不是万能。

人的一生从小到大都在同书打交道,人的很多知识都是从书中获得的,而且读书有几大好处。一是可以交流思想,找到你要想看的书,感受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二是可以研究探讨遇到的困惑,从书找到答案,解答自己的疑问,使自己中从中受益;三是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办公桌、床头枕边放一些书,有空随手翻翻都能增加信息量,对自己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很有好处;四是可以修身养性,人的一生品质和行为的养成,除了父母和老师外,很多方面是从书中获得的,有些在公众场合不能言语的,在书中都有能表现,尤其是对人性的弱点、善恶的转变、感情的交流、理性的觉悟、道德的规范等都能一一再现,使你领吾到人生的真谛。

一本好书,一份收获。有一些书你读了以后不在于记住多少,而在于给你的是怎样的启示和收获。比如我前几年读过的晚清第一奏折,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读了之后感受颇深。就奏折本身而言,无论是谋篇,还是用词,都非常严谨,反映了曾国藩厚实的文字功底和举世才华。在代奏谢恩状中曾国藩表达的“惟勉勤乎蛾术,益凛临深履薄之思”,大意是,惟有勤奋学习,时时以临深履薄的心态对待职守,充分反映了曾国藩为人的品质。包括后来阅读的每天读点曾国藩,对一代晚清名臣修身修心、行事处事、立身处世、谨行慎思、治家方圆、养生养性等有了一个比较深的认识,提醒世人谦虚为人方可为,勤勉之心方能为。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