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空间 > 学习心得 

200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2%

    2003年是闵行区新一轮发展的起步之年,是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团结一致,克服“非典”疫情给全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一年。全区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健康的增长态势,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第三产业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统计资料显示,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占全区增加值的41.6%。其中:商业增加值实现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4.8%。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增幅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是近几年增幅最快的一年。

一、2003年闵行区消费品市场运行的总体情况

    全区的商业发展继续围绕“大市场、大流通、大商业”的格局,发展社区商业,积极引进大型零售超市,为周边地区居民的日常消费提供方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按商品用途分,吃、穿、用、烧全年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41亿元、6.35亿元、66.46亿元和8.29亿元,吃、穿用品分别比上年减少17.5%、2.3%,用、烧商品分别比上年增长37.4%、64.4%。

    按注册类型分,国有、集体经济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13亿元、17.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3%、4.2%;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外商及港澳台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他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37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按汇总部门分,各镇、街道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8.04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5.4%,区供销社、区烟草集团、商业集团公司等区属公司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12亿元、1.12亿元、1.33亿元,区属商业占到全区的24.6%。

二、2003年全区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特点

1、假日经济为商品销售注入活力

    每逢节假日,商场里人山人海,商家也动足脑筋、想尽办法吸引周边地区居民的消费,有的商场实行会员制,推出积分送礼的活动,也有的商场推出“当日消费满XX元送精美礼品”等活动来吸引消费品者。节日前后餐饮业也格外兴旺,吃完年夜饭就预订明年年夜饭的火爆场面让人记忆犹新。2003年前3个月,餐饮企业营业额分别为0.85亿元、1.42亿元、0.60亿元,分别占当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0.1%、21.6%、6.8%,假日经济深入人心可见一斑,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

2、“防非”措施到位,各月销售平稳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全区广大商业工作者认真贯彻区委、区府“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精神,努力把“非典”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资料显示: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平均为10.04亿元,4、5月份分别降到9.19亿元和9.01亿元,6月份恢复到9.56亿元,下半年则全面恢复正常,并通过不断挖掘潜力,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的增幅。

 

3、商品房热销带动建材、汽车等商品销售的快速增长

    2003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额135.22亿元,比上年增长55.7%。商品房热销带动了装饰建材用品和汽车的销售。据对区内3家建材装饰公司、14家汽车销售公司的统计资料分析,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09亿元、32.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4%、52.7%。

4、大型购物中心销售优势明显,继续保持旺销

    大卖场已成为社区商业的中心,区内8家大卖场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86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其中:吃、穿、用的商品分别为11.19亿元、2.80亿元、9.87亿元,吃和用的商品分别占到卖场零售额的46.9%和41.4%。同时,大卖场的零售额也已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3.1%,成为拉动全区商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中坚力量。

撰稿:汪翠红 核稿:李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