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空间 > 学习心得 

2003年闵行区农村居民收支情况

     2003,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和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抵御住了突如其来“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据对全区百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达到了8260元,人均纯收入为804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7304元,人均总支出为7390元。

一、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支出的构成情况

(一)人均收入构成

总收入按收入的性质可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由百户住户调查数据显示,全区2003年人均收入构成情况见(表一)。

 

表一:     2003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构成

指标名称

人均数(元)

所占比重%

总收入

8260

  100

1.工资性收入

6166

 74.6

2.家庭经营现金收入

 150

  1.8

3.财产性收入

1161

 14.1

4.转移性收入

 783

  9.5

纯收入

8049

 

可支配收入

7304

 

 

从上表可以看出: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2003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166元,其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人均收入为1102元,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人均收入为4785元,外出从业得到收入为279元,分别占到人均工资性收入的17.9%、77.6%、4.5%;其次财产性收入1161元,其中租金收入为803元,占财产性收入的69.2%;转移性收入中离退休金、养老金为589元,占75.2%。

(二)人均支出构成

2003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总支出7390元,主要集中在生活消费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分别为6575元、775元,占总支出的89.0%和10.5%,其中生活消费支出具体构成见(表二)。

  表二:  2003年全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指标名称

人均数

(元)

所占比重

(%)

生活消费支出

6575

100

其中:服务性支出

2326

35.4

1.食品消费支出

2439

37.1

2.衣着

366

5.6

3.居住

1015

15.4

4.家庭设备、用品支出

360

5.5

5.交通和通讯

720

11.0

6.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

1225

18.6

7.医疗保健

350

5.3

8.其他商品和服务

100

1.5

 

由表二可以看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人们对食品的消费仍占首位,其它的像文教娱乐用品、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的比重也相对较大,这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理念正逐步提升,也是迈进小康生活的体现。

人均转移性支出775元,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赠送农村亲友393元、购买非储蓄保险221元,各占50.7%和28.5%。

二、收入差距大是本区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现象

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交通等因素影响,本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本区虹桥和莘庄人均总收入超过了万元,最高的是虹桥12581元,最低是吴泾6268元,两者差距达到了6313元。另外,农村居民间差距也相当明显,全区100户农村调查户中,高低相差10倍多,人均总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有42户,占总户数的42.0%,其中,超过万元的有28户,占28.0%,具体分布情况见(表三)。

表三:   100户农村住户家庭人均收入分布

家庭人均总收入(元)

户数

2000~4000

12

4000~6000

15

6000~8260

31

8260~10000

14

10000~20000

25

20000以上

 3

 

在城市化进程中,全区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越来越低,这是一种必然趋势。现阶段,我们仍要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都市型农业,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撰稿:章保华 蔡晓良  核稿:周明飞

 

 

附指标解释:

总收入:指调查期内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从各种来源渠道得到的收入总和。

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计算方法:

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调查补贴-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

可支配收入:指农村住户获得的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的收入。计算方法:

可支配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折旧-转移性支出-调查补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