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空间 > 学习心得 

《读史有智慧》读后感

 

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为邦本”,“以德治国”,“以德服人”,“修德为政”,“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天地生万物”及“仁民爱物”、“物我相亲”等观点,无不闪耀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光芒。而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主谐的基础,则是注重个人的人格完善和精神修养的提高。儒家“始于修身,终于济世”的学说,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在理论上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社会和谐是中国人民几千年不懈追求的价值取向,是倡导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着力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得看到,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正面临着“全球化背景下的转型”。由于市场经济过度膨胀,利益原则逐渐成为主导,人们无顾忌地索求,失去了修己与内省的精神,导致个人欲望膨胀,人格异化,心理失衡。面对这种种不和谐因素,缓和并解决这些矛盾,以达到超越自我的束缚,正确处理义与利、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培养现代人的高尚人格,使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弘扬儒家伦理思想,通过“修己”、“内省”而化除私欲,以义利统一作为修身的基本原则以道德自律作为修身的基本途径,使人进入理想人格追求,实现道德自律和内在超越,从而真正实现全社会的整体和谐。吸取儒家和谐思想精华,剔除其糟粕,能够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庞大系统的工程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