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空间 > 学习心得 

《我眼里的百姓民生》读后感

 

---张家港市人民法院 赵晖
 
近日,有幸拜读江苏老乡孙月沫的时评杂文集《我眼里的百姓民生》,深为孙先生忧国忧民的情怀所动,孙先生以犀利的笔触对当下中国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理性的剖析,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既有鞭挞,又有反思,读后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中国改革开放,屈指算来已有三十年。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经济和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大众也陷入了迷惘之中。腐败严重,贫富差距日益悬殊,更加剧了群众不满情绪。医改、养老保障等涉及民生的问题更牵涉普罗大众的心,关注民生、着眼民生、发展民生当是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否,更关系中国的未来,真正是国之所系。孙先生的《我眼里的百姓民生》浓墨重彩的不外乎四个话题:“官泰--民安”即民权,“法治--民主”即民主,“民本--民生”即民生,“民享--民建”即民建。在这“四端”视野的观照之下,孙月沫的笔墨重在细部勾连,由此便产生了“旁观者清,远观以达”的效果,体现了孙先生对于中国社会和民生发展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
“这个世界会好吗?”据说,这句话是国学大师梁漱溟的父亲梁济的疑惑,他曾亲口问过梁漱溟。“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今天看来,梁漱溟当时的回答不仅像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所谓“我是怀疑主义者,因此我不可能是悲观主义者”,更类似欧洲趋势大师马蒂亚斯.霍尔茨的乐观主义:“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世界每天都为我们带来了一点点小奖享。”与众多海内外学者“田园牧歌式”的百姓民生观相比,孙先生对百姓民生无疑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担当,多了一份真诚。
孙先生《我眼里的百姓民生》一文中,更多的是表达忧思,给出建议,更难能可贵的是对当下中国民生发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冷静的批判,时间证明,他是对的。他的很多文章都是在金融危机前撰写的,但充满了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预测。住房、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疗改革、社会保障、文化民生……这些涉及方方面面,更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各种民生问题。有些问题,本可以给出明晰的答案,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些答案被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而孙先生却不惮于给出自己深思熟虑的解答,这样的解答,也许不完美,也许是错的,甚或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但是孙先生还是这样做了,而这正是一个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所应当做的。人们或许能想象出这个坚毅慧敏、两鬓微白的男人,眼神深邃而略带清幽的“迷茫”。谁都不自信,能以一己之力,将人们带到问题的内核并得以解决。但是,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是理性,而且是建立在高度共识之上的集体理性。理性的批判,理性的解决,理性的发展。
以“表达权”为例,孙先生指出,将群众的意见、建议、呼声、要求中的合理的、有用的哪怕是刺耳的、让人面红耳热的怪话、抱怨话、牢骚话甚至骂娘话--只要是合理的、有用的话,都来一个“洗耳恭听”,来一个“兼听则明”,来一个“择善而从之”。这才叫“关开眼路”。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思想。否则,或者会出现大家都闭上嘴“不表达”;或者会出现祥林嫂那样唆说话没人听的“伪表达”。还有一种也是“伪表达”,即领导左耳听,右耳出,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老百姓“说话”全然成了“浪费表情“。不管哪一种,都是与“听取表达”大相径庭、背道而驰的。本是常识,却又为何需要加以重申与强调?个中奥秘,值得深思。
也许,有人觉得,孙先生的时评杂文有的过于刺耳甚至偏激,把个别问题看成了共性的问题。但我却认为,孙先生的评论也许重了,但都在点子,就像医生,看准了病症,找准了病症,才能对症下药。孙先生更多的是对现实问题的焦虑,这实际上也是中国百姓的集体性焦虑。孙先生对百姓民生的解决作出了自己的题解,这些题解,我以为对当政者带来的不是权威的挑战,而是中肯的建议,值得当政者借鉴、采纳。当然孙先生的文章中,还包含着乐观的元素,“我们从不用非常感性或者不正式的语言说话--我们尽力分析体制,谈论一个好的设想或愿景为什么无法变为现实。”这既是作者的良苦用心,也是《我眼里的百姓民生》带给人们的启发和警示。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