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空间 > 学习心得 

永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永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读《清贫》一文有感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王春松
 
《清贫》,是革命烈士方志敏就义前不久在国民党囚室中写就的一篇短文,是一个革命者坚定信仰,追求真理,清廉正气,甘于奉献的生动自述,文章短短一千余字,距今七十余年,在小学的教科书中就有,我喜欢这篇短文,不仅在于它的短小精悍、质朴自然,更在于它的文溢正气、清心明目,现在每每读来,字里行间构述起来的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先烈的高大形象,跃然面前,真实感人,令人敬仰。
方志敏,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从事革命斗争十余年,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一点一滴全部用于革命事业。这在当时的国民党人看来,颇似奇迹。在他看来,“矜持不苟,舍已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联系今天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对于我们大力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和队伍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仍然不失为一个有益有效的鲜活教材。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配合下,通过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争先创优、以及基层组织建设年等专项活动,通过不断健全反腐倡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惩防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党风廉政建设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艰巨的任务。在党的机关、党员干部甚至高级干部中大案要案高发频发,一些党政机关热衷于各种没有实质意义的庆典、研讨、外出参观考察的活动,动辄公款宴请、豪华接待,大肆挥霍;一些领导干部贪图享乐,沉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玩物丧志,意志衰退;一些领导干部偏好名车豪宅,物欲熏心,与民争利,享受在前;更好个别领导干部奉行金钱至上,以权谋私,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薄熙来、许宗衡此辈、“表叔”“房叔”之流,背离了共产党人舍已为公、清贫朴素的传统美德,影响了党的纯洁,败坏了党的声誉,严重削弱了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也许有的同志存在疑虑,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党员领导干部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有什么过错?提倡清贫还有必要吗?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他没有丝毫自身特殊的利益,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我们每个党员共同塑就的,是每个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利益,英勇斗争,不惜流血牺牲。也正是这样,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今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全国不少家庭生活困难,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救济,还有近亿的贫困人口,正在实施扶贫攻坚,更需要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在此情况下,我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党员干部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清贫洁白的生活。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我们党员干部一味或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成为社会少数富裕阶层,背离党的宗旨,丧失民心,难以带领人民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党员干部骄奢淫逸、侈糜浪费,也会影响党风,影响民风,带坏社会风气。从这些意义上来说,党员必须并且有必要保持清贫洁白的生活。当然,我们不提倡苦行僧式的生活,清贫洁白的生活,更多的是一种简约、朴素而又富有高尚情趣的健康生活方式。
清贫,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更应当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高尚追求。清贫的生活方式,才能使我们切身体会群众的甘苦,真正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牢记和践行党的宗旨,不忘自己使命,不断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清贫的生活态度,才能使我们在是非面前多一分清醒,在诱惑面前多一分淡定,在利益面前多一分从容,始终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才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让我们象方志敏烈士那样,与清贫结缘,与清贫相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