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空间 > 学习心得 

读《500年来谁著史》有感

这是一本从金融与历史视角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著作,作者以“基层组织”、“财政金融”、“世界大势”为三个支点,重新审视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用另一种方式解读了50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历史。作者还探讨了:为什么说明清亡于“货币战争”? 为什么中国票号资本被西方金融资本击溃?究竟有没有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并借此重估新中国的体制问题。这本书对很多历史上已有的定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来推敲历史,既不片面,也不绝对,用总体的历史来向我们诉说历史的真相。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中,人力、物力、资金的流动已经发展到惊人的速度,世界变得愈来愈小,国与国之间,经济体与经济体之间关系愈来愈紧密,在各种文化、价值观以及经济发展思想的相互碰撞与融合中,各类信息充斥各大通讯平台之上,“公共媒体”已然成为影响社会主导思想的最重要工具。如何让拨开真相前面的重重迷雾,抛开所有天花乱坠的说辞,看清事实,做出判断,有一定的难度却又极其重要。作者在书中以历史为镜,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纵横交叉,为当下中国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解读这本书,在此我结合书中对于“近代中国为什么衰败?”这个命题的解说,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作者在书中指出近代中国衰败的主要原因有二:

1、金融业委之于外国,货币主权丧失
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支撑,就是货币。1567年,国家承认白银作为合法货币。但中国的白银产量完全不能满足中国经济的发展。因为中国的白银矿藏本来就不丰富,而且地方集团的腐败,致使国内开采银矿成本过高。明朝政府正式解除海禁之后,大量海外白银出口到中国。这确实缓解了中国白银短缺的事实。但是,中国的货币的主导权也就随之丧失。清帝国亦是将货币依赖于白银进口,随着金本位制在欧美的产生,欧美各国纷纷抛弃白银,西方国家生产的商品,就“先天性”的比中国产品更为“值钱”,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就开始处于下风。中国金融体系的崩溃与军事的失败接踵而至,内政外交再无独立之日,国家财政完全沦为虚名。总之,金融依赖于海外,由于货币主权的丧失而导致经济崩溃,再由经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乃是中国近代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2、基层胥吏腐败,国家能力下降
封建制度对国家能力造成了瓦解,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体制,官与吏是分离的。“官”对经济司法财税等内容一窍不通,这就导致经济司法财税的功能由“吏”来行使。而吏不是政府官员,不能升迁调动,这就形成了地方势力集团,实掌经济司法财税大权。于是每当国家有任何改革措施,特别是面向提高国家能力和财政税收的改革,总是归于失败,因为这些改革措施首先触及的就是“吏”的根本利益,位于最前线实行改革的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势必会将改革扭曲或把改革变成对老白姓的更严酷的榨取,造成明代中期以来国家行政效率、国家组织效率的迅速衰败,也导致了白银开采成本的直线升高。
    如此一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彻底沦为西方的债务奴隶。西方通过资本积累和武力扩张推动自身的发展,通过获取别国的资源来发展,而地大物博的中国政府组织松散,金融主权丧失,成为各国蚕食的首选对象,毫无抵抗力量。
    在本书中作者结合内部要因(货币政策、政治体制)与外部要因(世界历史的发展,外部入侵),对近代中国衰败做出详细的分析。作者也提到,中国近世变化的关键点,中国历史变化的关键点有四个:交通的变化,经济的变化,政治的变化和文化的变化。可以看出,历史不是单纯的,它是政治史,是经济史,也是文化史,谁也不能离开谁而单独的叙述,而研究历史就是尽可能的多角度的去思考。历史是互相推动的。外因是变化发生的条件,而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而从历史中我们能吸收什么精华,吸取什么教训。
首先,货币主权是一个国家的金融命脉,凡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自然伴随者坚挺的货币和不断扩大的货币流通领域。不止中国如此,历史上主要文明的兴衰更替,其外在都表现为国家对于货币的控制,只有拥有坚挺的货币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举确立了人民币的国家主权货币的地位。真正的改变了中央与基层的关系,改变了混论的货币金融系统。部分结束了西方资本家集团对中国货币金融的控制。
第二,对外我们要结束西方资本主义对于世界金融市场的垄断,对内要认清现实,抓住发展重点。中国国内问题还很多,例如贫富差距、民生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官员腐败等等,要对世界负责必须先对自己负责。胡锦涛主席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而“解决好能源不足的矛盾,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占世界7%以上,但每年的耗用煤炭量接近世界的四成;在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的同时,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超过55%。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则着力推动制定碳交易、碳关税等规则和准则,力图通过经营与金融债券相类似的“排放券”来剥削、压制发展中国家,以维持不合理、不公正的世界秩序。严峻的挑战和压力昭示我们:“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就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不能因为有问题就放弃希望,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历史不是“独善其身”的工具,而是改造世界的依托。中国未来的路还很长,问题还很多。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强大而又和平的力量。现代的中国道路不止是改造中国,寻求富强,而是要改造中国与世界。在这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中国正以其快速及特有的发展模式吸引着国际社会更多的目光和更多的评论。只有以史为鉴,不断思考,才能走向真正发展的道路,面对任何机遇和挑战。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