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空间 > 学习心得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市旅游局局长 沈浩)
我最喜爱的文人是苏东坡,也最爱读他的诗词和散文,甚至读过许多关于他的传记,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无疑是最贴近苏东坡心灵的传记。有人说苏东坡是一个亦倜傥亦潇洒亦豪迈亦旷达亦俊秀亦从容亦淡泊亦宁静的一代文豪,在我看来,林语堂先生笔下的苏东坡把上述华丽的辞藻凝练成了一个词——率真。
纵观苏东坡一生,可谓坎坷多艰,屡遭贬斥。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走向了旷达清放。人们对苏东坡的诗歌及其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豪放赞美不已。但苏东坡何以能有此等超人之清旷?学问所致?修养所致?我看都不准确。要我来说:天性如此,是苏东坡真率性情的表现。苏东坡的性格核心,就是他的真率。苏东坡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于是就有了世人严重的高旷飘逸。王水照先生对苏东坡的“真率”性格最有体会,他说:“保持一己真率的个性,追求无饰的自然人格,是苏东坡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核心。”真是一语中的。
苏东坡的率真,决定了他的仕途必然命运多舛,可以想象,当他奉宰相之命去江心取水却因游玩得开心而忘光光,最后用江滩浊水糊弄上司的人,职场情商有多低了。在历次党争中,苏东坡都处于被排挤、受打击的处境,但他并没有苟容取合。王安石变法,苏东坡觉得新法过于激进,为害百姓,反对变法,因此遭到新党排斥,通判杭州。他离京时,友人文同曾劝他说:“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但苏东坡并没有听从朋友好意的劝告。从通判杭州到湖州的九年间,针对当时新法的流弊,他写了一系列的政治讽刺诗。尽管官越做越小,被贬得越来越偏远,但他依然恪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生信条。一条苏堤,为一城百姓疏理了积淤严重的西湖,为人间天堂增添了一道千年不衰的亮丽风景。
 苏东坡的率真,让他受尽官场磨难,但“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也成就了他一代文豪、千古风流的传奇,他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语道尽了心酸。官场失意,于是,他终其一生追求生命的永恒与超越,又追求瞬间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哲学观由他的散文《前赤壁赋》体现,这则散文彷佛是苏东坡的小宇宙。“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自然的永恒对应的是人生的短暂,蕴藏着无限的悲观。在死亡这一必答题面前,他的理由是“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几乎是我读到的对于这一难题的最聪明的回答之一。与其说这则小品是苏东坡对生命的感悟,不如说是他对生命的解答。
苏东坡探讨了物我合一的生命境界,瞬间即永恒。我把这一观念看作是他一生经历和思想的内在动力,回望他的一生,他始终关注生命的超越,又追求瞬间的意义和价值。他领悟到死亡的永恒,活得旷达洒脱,宛如一位修行的僧人或道士;他追求当下的永恒,活得投入,天真,宛如一位儿童。他一辈子几乎没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他颠沛流离,东飘西荡。然而,他以天真无邪的心灵投入到每个小的瞬间,每一次角色的转换,每一次生活的变迁,他都做得有模有样,心安理得。他是一个深情的诗人,一个新派的画家,一个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真诚、善良、崇高等高贵的个性品质似乎都难逃被黑暗、丑恶摧残或吞没的厄运,但是在苏东坡苦难、悲哀的人生际遇中,他以智慧、仁爱与伟大的悲悯,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留下了一些烛照后世的、不可磨灭的宝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