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空间 > 学习心得 

读书小趣

 

近来偶翻《读史有智慧》,发觉蛮有意思,作者以史说智,以智论史,向读者阐释历史中的大智慧。姑且不论这书观点是否正确,因为实在读史的方法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但我个人却以为读书的乐趣,不在于作者的观点如何正确,而在于是否与己有共鸣。如果看书看到欣赏处,悠然心会,颇有收获,那与知己相逢几无区别了,实不枉一看。
对我感触较深的是书中的第三编,道家的智慧。道家学说我略知皮毛,尽管如此,相较之下道家学说还算是我喜欢的类型,信手拈来,挥洒自如,也比较符合我的个性。所以读这一章节,读的颇舒畅自得。有很多文字都很喜欢,读之如怡。
作者说,道家智谋是中国智谋型文化中最聪明的一页。而道家智谋的聪明体现在其对人世间一系列厉害转化关系的洞察,黄老道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心智王天下。在黄老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它处处流露出智慧的光辉,体现出道法自然的规律,显示出对别的学派的粗俗近利的鄙夷。黄老道术对整个中国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使中国的治人之术更加深刻,更加隐秘,更加自然、轻易的为人们所接受。    
其实对于黄老道说如何使中国的治人之术更加深刻,如何对治理国家有帮助,如何对规范社会道德有意义,我都不是很懂。倒不是说我不爱国,我只是个普通人,在这冗长的日子中,我想找到的是人生的乐趣,是更好地活下去的理由。所以读这一篇章的时候,感慨于上善若水,也感慨于苏轼一生纯白,绝无机心的生平。可毕竟觉得这些离我比较遥远,虽有感悟,也止于感悟。    
  不过当看至隐士与酒、名士与酒、侠客与酒等章节时,精神倒的确为之一振。因为酒在大家心目中,地位不低。而且在我看来,酒在作者心目中,地位也是不低。否则就不会用这么多的篇幅来论述隐士与酒、名士与酒、侠客与酒、等等与酒了了。于是大有他乡遇故知之感。   
先不说酒,先说隐士。作者在书中写道:“关于隐士的等级,据说有‘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之分。但这三级正宗隐士难免让人觉得多少有些俗气,让人怀疑这些人是否在沽名钓誉或是想名利双收。且看白居易的著名的‘中隐’理论:‘大隐隐于朝,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写至此,作者流露出对白居易的一些看法,他说:“白居易真是精明到了家,既不愿做压力太大,伴君如伴虎的京师大官,也不愿过隐居山林的艰苦生活,做一个不大不小的官,拿一份不薄不厚的俸禄,过一种优哉游哉的生活,实在是把‘中庸之道’发挥到了极致。这哪是做隐士,骨子里是一套精明到家的世俗的处事哲学。”。而他之所以花篇幅写白居易,实际上是想引出其后对酒隐的论证来,“事实上,隐不在朝,亦不在野,惟在精神,酒隐乃得其精髓者。”,这才是作者所真正推崇的隐士精神。

所谓隐士,真正放达者甚少。在后人看来,多少都有造作之嫌。实际上,隐士也是人,对世态人情更多敏感亦更多感慨,其表现也自然要比普通常人要来得更为复杂。入世和出世之间的取舍纷争,在他们内心交织,于是有的人隐了,有的人隐了又出来,留下许多话柄。现在的社会更实在,隐与不隐,隐了再现,实难取舍,做人何其难?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