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空间 > 学习心得 

感悟《幸福的方法》

 

市检察院预防科科长   杨宇红
 
    今年3月份,我市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发出了《关于开展“决战现代化”主题读书活动的通知,同时还推荐了一批书目供相关干部选读,其中《幸福的方法》也为领导小组推荐书目之一。幸福是人人向往、渴望、追求的人生方向,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我的阅读书目之一,并迫不及待地一睹而后快之。《幸福的方法》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所著,一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推荐,迅速风靡全国,成为人气书王之一。读完《幸福的方法》,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泰勒·本沙哈尔说的:“帮助别人越多,自己就越开心;自己就越开心,就越容易去帮助别人。为别人带来幸福,就是帮助自己带来意义与快乐。”“快乐+意义”,这正是作者作为著名积极心理学导师所倡导的幸福。从人的思想境界上讲,这也应该是最高层次幸福。
    什么是幸福?庄子的幸福是像天地万物般自然祥和、宁静自足,却丰富精彩、巧妙愉快的境界。幸福的获得依靠对事物的自然本性和对人与自然同一性的认识并且顺应自然的过程。庄子所推崇的幸福是绝对幸福,也可以说是一种虚幻的幸福,而属于更多普通人所有的为“相对幸福”,也是现实的幸福。这种现实的幸福是社会成员对其所处地位、环境、状况的主观评判,本质意义上是“人”这一主体对社会这一客体的心灵感觉,是人们欲望感到满足、理想能够实现时所产生的心理快感,不同的人心中的幸福各不相同。但幸福虽然有相对固定的概念,却没有固定的内涵,跟“一百人心中有一百个林黛玉”一样,人们心中的幸福也各有各的不同。因为幸福的概念有丰富的内涵,涵盖物质、文化、精神多层面,既要求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要求文化生活不断改善、精神诉求不断得到满足,幸福是一种欲望,一种追求,是在人们的心里的。这就说明了幸福具有极为强烈的主观性。而幸福感的主观性,使幸福的内涵非常丰富,也使各种各样的人缺乏各种各样的幸福感。
    现今社会,有些人虽然很富有,但在精神上经常陷入痛苦纠结的状态,原因就在于其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作祟,过于算计个人的得失,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时又令人沮丧,以致他们在追名逐利和过度虚荣中很少拥有幸福感,有的在长期负面情绪压力之下,身体健康也容易受到损害;有的甚至不顾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违法乱纪,丧失了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锒铛入狱成为了阶下囚等等。因此,世界上有很多的人,都在盲目地四处寻求着幸福,却始终找不到幸福。幸福其实一直在心中陪伴着他们,围绕着他们,正是由于他们追寻的出发点是自私的,所以一直被关在了幸福之外。而那些时常感受到幸福的人,他们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关注他人、对很多的事情感兴趣,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因此,这些人对于感情和家庭,对于工作和休息,对于获取和给予,不仅能够驾驭,还能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体会到快乐的滋味。所以,按照泰勒博士的幸福观点,要获得幸福,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必须懂得放弃,只要愿意放弃,愿意为了他人的利益遭受损失,才会获得自己真正的幸福。这就是人生之道,也是幸福之道。只要愿意放手,乐于付出,幸福就会降临在身边;只要愿意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放弃一闪即逝的所谓的“幸福”,终有一天会发现,那些看上去令人痛苦的损失竟然是最大的收获。那时候的幸福,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都知道,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满足了一个欲望,可以感到一时的幸福;但不久之后,又产生了新的欲望,滋生了新的烦恼和痛苦纠结,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如此循环往复,印证了佛教关于人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的理论。所以,人感到不幸福的最大原因,就是在于欲望的无止境。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就通玉如意的口,引用了明代朱载堉的一首散曲《十不足》来对这种无止境的欲望进行讽刺。“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楼房并大厦,床前缺少美娇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人前无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量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那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从佛家的观点看,欲望是烦恼的根源,欲望不除,烦恼就不会断。我们的烦恼、无明、邪见无量无边,招来生生世世生死轮回的果报。佛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是因,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得是果,没有造化的人得不到。回顾往事,可能会发现,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用同情和克已的爱心默默为他人服务的时刻,而不是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
    可见,如果只知道在乎自己的欲望,只关注那些短暂易逝的东西,我们怎么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呢?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减少对短暂事物的依赖和渴望,才能进入永恒的境界;只有超越自我,培养更多的高尚、纯洁、自我牺牲和仁爱的精神,才能追求永恒的意识,幸福才会永远陪伴着,不离不弃;只有关注那些永恒不灭的事物,才能找到真正不朽的幸福。当然,这种奉献必须是真心实意的,是没有掺杂任何私心,也不企图任何回报的。如果因为给予没有得到感谢或者恭维,没有带来好的声誉,就因此而不平和伤感;或者给予是出于虚荣而不是爱心,付出只是为了得到回报,那么这种付出就不是真正的付出,只不过是另一种方式的索取而已。
    一颗完全没有私欲的心灵不但能够使他人幸福,而且还能使自己理解生活的真谛,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如果能够从寻求个人利益的狭隘的私心中解脱出来,放弃个人的、短暂的幸福去为他人谋取幸福,就可以得到家人、亲人、朋友、同事以及其他人的喜爱,获得真正的、永久的幸福。
    读了《幸福的方法》,我想起了《孟子》里的一段对话,孟子问齐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为了他人的幸福置自己于不顾,全心全意为他人谋幸福,自己就能够得到“意义与快乐”。这就是获得幸福的秘诀。但是,道理虽然简单,行动却是很难,需要拥有无私爱心的崇高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且努力为之奋斗,才能够在实践中全面体验到这种高尚的心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