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空间 > 学习心得 

廉者,政之本也

 

———读《正义的眼睛》有感
市检察院民行科科长   陈阳阳
 
英国的作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一本好书可以促人猛醒,给人教益,启人思考,助人修德。近日拜读《正义的眼睛》一书,颇有感悟。《正义的眼睛》通过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从政必须坚守廉洁勤政操守的道理,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廉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曰公与清。自古以来,只有风清吏治,才会国泰民安。一个社会的治理状况,与社会风气是否清廉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曾经涌现了众多的优秀共产党人如焦裕禄、孔繁森、白云、张云泉等,他们那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忘我的工作热情,特别是对党的那颗忠诚之心和对人民的那种炽热感情,感天动地。正是他们,模范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实地体现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情怀。而那些至今还活在老百姓代代相传的故事中的清官廉吏,他们的清正廉洁,他们的高洁品性,也让人倍感亲切,并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在《正义的眼睛》中,一个个活生生的鲜明人物跃然于纸上。虽然没有象焦裕禄、孔繁林一样有着荡气回肠丰功伟绩的光辉事迹,但是象《年关》中一心为全村办事,累坏了老伴、甘愿放弃个人利益的“爱民”书记,象《风过叶无风》中经受住了组织的考验、把握住了法理人情关纪委干部,《申请》中几度提出调换岗位申请,但是仍然坚守工作岗位的反贪虎将,他们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他们的苦恼,他们的犹豫,直至他们的坚守更让人感动和钦佩。当然,《穴道》中因点住了领导的“穴道”而顺利办成了事,并以此成为一种职业;《我是怎样当上区长》中带有讽刺意味的职务晋升之路;《清账》中四个本来义正辞言最后被人情事故和蝇头小利所俘获的监督者,等等,折射出了社会的不正常现象,发人深省。
阅读这些精彩的小故事,不时触动着我的灵魂,有乐、有忧、有思、有悟,无法让人一笑了之,让人警醒,使人深思。有些故事,就象发生在我们身边,有些人物,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人物,他们或高尚,或自律,或市侩,或贪婪,展示着人生百态,却也因对待人生各自不同的态度而迈向了不同的人生方向,有了迥异的结局。廉洁勤政者固然让人敬佩,但迷失了方向,坠入犯罪深渊者更是让人惋惜。其实,清正廉洁也好,贪污腐败也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没有哪个人天生就如何清廉或如何腐败。许多手握权力的领导很多人都有在基层艰苦奋斗的过程,他们也曾兢兢业业地工作,也曾不计名利地为百姓服务,在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时,他们可能也曾慎之又慎,拒腐之弦绷得很紧,可时间一长,面对腐败、腐蚀,警惕性、敏感性慢慢降低,鉴别力、自控力弱化,最后出现“拒腐疲劳”而触犯了党纪国法。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那么,怎样才能保持住廉洁而不被腐化呢?《受戒》中有父亲为当上副乡长的儿子举行了隆重的受戒仪式,告诫儿子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活儿》中老父亲借做棺材的风俗,为儿子办的特殊培训班;《老爹的心病》中为了儿子的清廉而按揭送给儿子的私家车,等等,这些故事中的父亲为了自己的亲人能当好官费尽了心机,想尽了办法,为当官的儿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廉政教育课。这些是小说构造出来的,也是外部的监督力量。真正要做到廉洁从政,真正要保持为勤政民,应该注重自身修养,要做到常怀律己之心,常思从政之德,常念百姓之苦,常存浩然之气。
首先要严于律己,时时自省、自律、自警,不该自己得到的,一丝一毫也不沾。面对利益诱惑,要做到耐得住清贫,守得不住寂寞,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守得住党员干部的底线。其次,要防微杜渐,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像古人所说的那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防止腐败要从“小事”防起,“不以恶小而为之”,要时时处处“慎微”。工作中、生活中的所谓“小事”是防微杜渐必不可少的防线。要时时警示,自觉地用党的纪律来约束自己,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章规定的各项纪律。其三,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正确地使用权力是为广大人民谋福利而不是满足私欲或某些人的利益,不能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私利。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工作,一身正气,秉公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从而牢记宗旨,坚定信念,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