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空间 > 学习心得 

《人生十论》读书心得

 

 市检察院反贪局    戴伟强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理想和追求的人生。
对精神界的向往的最高发展有宗教,对物质世界的最高发展有科学。前者偏于情感,后者偏于理智。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士的话,宗教是软心肠的,科学是硬心肠的。二者向往的对象也是相异的。                                                      
钱穆先生的《人生十论》汇集了作者讨论人生问题的三次讲演,一为人生十论,一为人生三步骤,一为中国人生哲学。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征诸当今潮流风气,探论自由等终极问题而不离人生日常态度,以哲学的角度精辟的阐述了“人生”的问题。其作品剖析辩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阐述着自己人生哲学,旁征博引,论理深透的哲学观点给予读者以深思,发人以启迪。在每一个观点阐述之后,钱穆老先生综艺我们熟悉的事例予以我们作辅助理解,天文地理,文学历史,自然社会,国内国外,大事小事,在钱穆先生的思维下都演化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动血肉丰满的生命,用自身诠释着理论的真实可靠子性!细品后,回味无穷,有如心胸、细胞都充溢了氧气、焕发了活力。精神境界亦如被彻底荡涤一番,空灵了很多,仿佛世界因心的开阔而变得可爱,可以把世界放入心中任由驰骋而处之泰然;钱穆先生的论点不仅精辟,教化读者心胸开阔,更重要的是可以与读者的内心产生感应,碰撞、交织,引起双方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被其精神精髓所同化,潜移默化中接受精神的熏陶洗礼,被钱穆先生的哲学智慧的光芒所折服!
我们讲人生,照理世界上人类生在同一天地之间,应给差不多的。不过每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总是有所不同。所以人生可以说是大同小异的,同一人生,尽可有许多的不同。譬如说,现实世界,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一套,印度人有印度人的一套,非洲人有非洲人的一套……为什么呢?因为天时气候不同,地理山川不同,物产动植物不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同、行为习惯不同。中国人最主张和合和同化。中国人很富有一种同化的力量。自古以来,中国就宽大的胸怀包容各个民族的子民:秦朝始皇牌大将军蒙田直捣匈奴和平归依,汉武帝指令张骞出使西域,为使睦邻友好,直至近代满清入中原掌权,致使中原文化渗透于中国大家庭,到了近代、现代中国人已经学了外语并开始与他国交流,中国人的教育正在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同时也在把中国的孔孟之道,中庸思想象国外传递,影响和教育着非中国人。中国人教育精髓是做人的道理,淡泊名禄浮云,西方国家注重人权,以及为首。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本的区别,因此,在现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里,我们要在这里平心观察,我们总该要认识我们自己,能保留的,便要保留;能发扬的,便改发扬。不能一天到晚求变求新,更不能闭关自守,不思进取,自以为是。孔子论语讲仁,西方国家就没有这个字,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这个观念。西方人翻译中国书,比中国人翻译西方书要谨慎的多,他们翻译论语仁字,只用拼音,还另写一个中国的仁字在旁。因为他们没有恰当的一个字来翻译中国的这个仁字。可见中国队的这个仁字,在西洋是没有的。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爱他,他也爱你。你敬他,他也敬你。我们人生下到这人群中来,必有他相处的对象,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而个人主义,觉得外边无可尊,可尊的只有自己;无可亲,可亲的亦只有我自己。这样地人,永远不会满足,不会快乐的。所以中国人在人群中,必先知道他可亲可尊的对象,这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人权是尊,个人至上,这是西方国家的人生哲学,是拥有四百年历史的年轻国家的人生哲学。
在《人生十论》一文中,钱穆先生阐述人生哲学从宏观到微观,由外物到内心有条不紊自然而然的引导读者。钱穆先生首先对一个具有广泛性谈论话题号读者共同探讨人生的向往,使读者明确人生的意义要有纯洁高尚的向往做衡量因素,在读者和钱穆先生共同明确统一所研讨的问题后,钱穆再一步步阐发自己的人生哲学,他了解中国人的心理,在文章开始就以《适与神》进行说理,从而抓住了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两千年的封建遗留(神的崇拜),接着就联系到每个人的切身的自由,如何处理“物与人”的关系,如何摆脱人生的痛苦。如何完成自我,如何获取我们的自由。在文章的最后在以道德的高度以慷慨的基调阐明道与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读者脑海里留下了深刻而又清晰的印象和感知。在灵魂的深处感召和引导人的高尚性情,在文章最后曰:“道与明知合一,即天与人知合一也,亦即圣人知命行道天人合一之学之最高之所指。故虽孔子不自居为教主,而实独得世界人类宗教信仰中之最深的领悟,宜其世不知道不行而不怨不忧矣。”
“干精品事、办精品案、做精品人。”这是我的格言!我作为一名人民检察官将会继续坚持清清白白办案,堂堂正正做人,把满腔炽热之情,奉献给我所热爱的检察事业。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