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空间 > 学习心得 

读《国富论》后的一点体会

 

亚当斯密所写《国富论》,又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该书初版于1776年,这本书曾经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是当代经济学当中的开山之作,虽至今已三百余年,但对我们当今社会发展有着很实际的、很有价值的经济指导思想与教育意义。为何说这本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呢?
一、《国富论》成就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分工思想雏形。众所周之,劳动分工的思想是马克思具体提出的,读完《国富论》,我却能清晰地了解到实则这一思想亚当·斯密时期早已有了雏形。亚当·斯密可谓资本主义思想的开山鼻祖,马克思可谓社会主义思想的启蒙大师,两者所处不同意识形态,却对社会发展与历史研究这门学说都有着同样的结论与感悟。三次社会分工带来的生产力的三次飞跃使亚当·斯密充分明白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让他认识到劳工分工原来可以充分提高劳动效率。例如平时资本家们生产产品,都是让工人一人对一台机器的生产,而到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时候,汽车的生产首次利用上了流水线作业的方法,每个工人都有属于自己零件的任务分工,他们不用在一个人或几个人对着一辆车子工作,每个的工作似乎都是一拧螺丝那么简单,可是分工后出来的效果却是企业效益的高度暴涨,这就是劳动分工思想的魔力,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一魔力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工理论诞生提供了萌芽的基础。
二、成就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分析维度。马克思也提出过剩余价值学说,但事实上是亚当.斯密最先提出的,只不过两者分析的角度不同,亚当斯密最先站在了资本家的角度,提出了利润从何而来,就是从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再生产,这样资本家们就会越来越富有,而资本主义国家也会因此而积累大量的财富而称霸世界,可以说这是最典型的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阐述,也是最早的剩余价值理论学说探索;而马克思则站在了广大工人的角度,提出资本家取得利润的实质就是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工人们站起来,用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这是无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最形象的描述,科学地揭示了资产阶级的本质,这也是最符合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新的理论实践。换个角度看,也可以说亚当斯密的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论在一定层面上迫使了马克思不得不从另一个维度来解释、分析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具有深刻历史背景的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
三、成就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与生产关系学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属于生产关系之间相互矛盾却又相互依赖的关系,地主为了取得高额利润而抬高地租,资产阶级又要为了减少成本和提高利润而与地主讨价还价和降低工人工资或提高工人劳动时间。而工人的目的就是少干点活并提高自己的工资而与资本家进行交涉,甚至罢工与暴力革命。这生产关系的三环一环套一环,缺一不可。可以说,亚当斯密的阶级论与生产关系论,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生产关系学说的产生、发展,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胜利,乃至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思想上的启蒙。
四、成就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原理。《国富论》当中最为重要,也最有意义的思想莫过于自由主义了,也是我们经常说的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俗称“看不见的手”,书中主张市场自动调节资源的分配,主张政府无作为,不干涉经济发展。然而,随着自由主义经济繁荣的背后渐渐显露出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和社会财富分布不均、贫富悬殊的弊端,马克思于是在《资本论》中提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等理论,认为资产阶级必将被无产阶级所取代。虽说如此,但马克思也充分肯定了亚当斯密的学说地位:“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众所周知,这也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主要来源,成就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原理。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