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空间 > 学习心得 

改革乃社会前进之钥

 

改革乃社会前进之钥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市法院 赵晖
对《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我是怀着无比虔诚之心捧读的,面对托克维尔这样的大家,你无法不诚惶诚恐,高山仰止。
实事求是的说,《旧制度与大革命》我连读了三遍,这在我以往的读书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不得不承认,读第一遍的时候,对托克维尔在这本书中究竟要说什么完全是一头雾水,读第二遍仍是云里雾里,第三遍才稍微匝出点味道来,而真正读懂则是万万不敢说的。
《旧制度与大革命》所讲述的主要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段历史,发生在1789-1799年期间的法国大革命乃是法国甚或欧洲发生的激烈的政治及社会变革的时期,法国的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统治法国几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与封建制在短短三年间分崩离析,传统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代替。对于这个伟大、激烈的革命,托克维尔曾评价道,它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然而在《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中,托克维尔对这场甚至改变其自身命运的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本身着墨并不多,而最重要的是《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革命原因的最深刻的分析(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罗伯特·厄尔甘之语)。
从18世纪30年代到1770年,法国经济一直快速而稳定增长,农业收成良好、人口增长、海外贸易也在发展,特别是与广大农民相联系的农业一直处于很好的发展状态,而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夜,这种繁荣更是达到了巅峰。因而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托克维尔用两个章节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路易十六世统治时期是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何以减轻人们负担反而激怒了人民?托克维尔对此也深感困惑,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后,托克维尔如是说:“一方面是一个民族,其中发财的欲望每时每刻都在膨胀,全民都想发财,每一个老百姓都想发财,但另一方面是一个政府,他不断的刺激这种热情,不断地从中作梗,点燃了又把他扑灭,就这样从两方面促使了自己的毁灭,这就是法国大革命”。这样的论述在书中比比皆是,由此就形成了被后人称之为托克维尔悖论的论断,法国大革命不是爆发于经济危机,恰恰相反,它是出现在经济繁荣之中。大革命是在“人民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大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的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对托克维尔悖论,后世的学者试图从不同视角给予解析,但较为一致的观点是:究其根源,较之革命时代的英国和美国,革命时代的法国不仅阶级矛盾太尖锐,或者说阶级不平等的状况太严重,而且经过思想启蒙运动的洗礼,社会各界已普遍产生了彻底纠正这种不平等状态的强烈愿望。
时间过去了三个多世纪,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深刻变化似乎也在印证着托克维尔悖论,源起于中东的“阿拉伯之春”就是最好的注解。无论是突尼斯的本·阿里时代,埃及的穆巴拉克时代,还是利比亚的卡扎菲时代,在他们统治下,国家经济都经历了快速成长期,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人民并没有满足,他们渴望改变,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的偶然事件,却使这几个深耕政坛数十年,貌似坚不可摧的强人政权在短时间内寿终正寝。虽然这些国家政权倾覆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经济繁荣的表象下,统治阶级漠视人民的诉求,社会不公,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统治者却麻木不仁,耽于现状,不思改革,仍生活在天下太平的虚幻之中,对即将到来的革命茫然不知,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更令人嘘唏的是,这些国家虽然实现了改朝换代,但时至今日,乱象依旧,动荡依旧,中央权威荡然无存,地方一片混沌。埃及更是发生了民选总统被推翻的所谓“两次革命”,民族之间、族群之间、宗教之间的对立愈演愈烈,革命没有赢家,而承受革命之殇最重的居然还是人民。从法国大革命到“阿拉伯之春”,时间虽然相隔三百多年,但革命的原因却何其相似乃尔,不由钦佩托克维尔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掩卷深思之余,把目光转回中国,建国六十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不管愿意不愿意,世界将不得不认真聆听中国好声音。然而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环境遭破坏,水资源、空气质量恶化。更堪忧的是国人精神层面出现断层,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传统不断受到贬损,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不断遭到挑战,贫富差距仍在不断拉大,基尼系数达到临界点。这些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警惕。显然,新一届党中央不仅看到了中国存在的问题,而且敢于直面问题。中央誓言要将改革进行到底,而如今的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再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在当下社会转型,矛盾多发期和凸显期,尤其要坚定改革的决心,唯有改革才能解决流弊,才能使人民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在这方面,中央已为我们立下了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勇气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无疑抓住了问题的根本,“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则是找准了解决问题的命门,中央相继出台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一批曾经权倾一方,位高权重的官员相继落马,人民群众看到了党中央大力反腐的坚强决心,城镇化继续强力推进,网络乱象也得到了遏制,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而人民法院在保障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法院同时又是保障社会公平主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一名司法工作人员,我愿意为社会经济发展,为社会公平正义尽一份绵薄之力,我也坚信,公平、自由、民主的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打印] [关闭]